本报讯(记者 唐 翀 通讯员赵中博)小微权力虽微,却与民生紧密相连。近期,开发区纪工委坚守“监督的再监督”职责,以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为抓手,聚焦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惠农惠民政策执行及党务村务公开等关键环节,加大监督力度,提升治理水平,不断推进清廉乡村建设。
明确权力清单,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小微权力,虽微却重。如何确保其规范运行,不偏离轨道。该区纪工委通过制定清单,明确权力界限与流程,加强村务公开监督,要求各村居公开党务村务、小微权力监督清单及办事流程图,确保群众对集体“三资”管理、城乡低保资金等监督事项了如指掌。同时,各村落实民主决策与监督检查制度,为小微权力戴上“紧箍”,确保权力在制度框架内规范运行。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与能力,是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的重要支撑。干部队伍的素质与能力,是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的坚强后盾。该区纪工委因此着力锻造和培养一支与新时代新要求相契合的干部队伍,通过“三会一课”、廉政专题会议及警示教育等途径,构建全面培训教育体系,夯实党员干部思想基础,并定期开展廉政谈话,把握干部思想动态与工作状况,在日常监督中促其保持廉洁自律,养成良好工作作风和行为习惯,为清廉乡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监督是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的核心环节。该区纪工委深化“纪检+群众”监督模式,紧盯重点领域与关键节点,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实地检查干部工作落实与作风建设情况,集中排查问题线索,确保权力不越界、不滥用。同时,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通过定期走访、座谈等方式,加强纪检与群众互动,构建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形成强大监督合力。这种监督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让清廉之风在乡村大地蔚然成风。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该区纪工委推动监督从线下向线上延伸,实现同频共振,不仅提升监督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清廉乡村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村级小微权力连接政策与百姓,并承载乡村的未来和希望。”该区纪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政治监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推动监督实现线下线上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基层监督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