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亚娟
花生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500万亩左右,其中夏播花生占我市花生总面积的90%左右。目前,我市春播花生已进入结荚期,夏播花生处于花针期,是花生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进入7月以来,我市持续出现高温天气。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7天我市虽有零星降雨,但仍以高温闷热天气为主,给花生开花、下针和结果带来不利影响。
高温干旱对现阶段花生生长的影响:1.开花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花生开花期的适宜温度为日平均温度23℃~28℃,高温会抑制花芽分化,导致花的数量减少,进而影响花生的授粉和结实。高温条件下,花的结构可能无法正常发育,导致授粉不良。高温还会使花的寿命缩短、花粉活力降低,进一步影响花的授粉和受精过程。
2.果针数量减少,入土困难。高温会影响花生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导致植株生长不良,进而减少果针的数量。高温还会使土壤温度升高,干燥板结,果针难以顺利入土。
3.荚果发育不良,出现空壳。即使果针能够入土,高温也会对荚果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使土壤中的钙等营养元素吸收受阻,出现空壳瘪粒现象。
4.病虫危害加重,影响防治效果。高温干旱使花生植株生长受阻,抗逆性下降,病虫害更容易发生和蔓延,还会使药液蒸发迅速,减少药液吸收量,降低防治效果。
为了减轻持续高温对花生生产的影响,针对我市现阶段花生生产情况,提出以下建议:1.分类指导,强化服务。尽快组织专家团队,赴花生主产区进行实地调查研判,分类制订技术方案,下沉生产一线,切实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通过微信群、专家讲堂、田间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指导农户积极应对高温天气,将技术方案尽快落实到位。
2.及时浇水,预防干旱。高温条件下,花生叶片蒸发量大,易造成缺水,影响花生正常开花下针。对出现旱情且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要及时灌水补墒;对已出现旱情但无灌溉条件的地块,要充分利用河道、水渠等,广泛寻找水源,积极调水,科学用水;旱情尚未形成的地块,应及时关注天气情况、植株长势和土壤墒情,及早做好抗旱准备。旱情发生后宜采用小水润浇,避免大水漫灌和中午高温时段浇水,以免对根系和幼果造成伤害。
3.调控营养,增强抗性。高温会影响物质转运,造成花生开花下针减少和荚果发育迟缓,甚至停止发育。为保证正常发育,可叶面喷施抗旱剂、萘乙酸、芸苔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其抗高温能力,协调地上与地下部分营养分配和物质转运,调理茎叶营养向荚果转运,促进开花下针和荚果充实,减少干旱对产量的影响。
4.加强监测,防治病虫害。高温干旱易引发蓟马、蚜虫等虫害,此时应加强田间调查、检测,或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预测预报,及时开展综合防治。
(作者为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市农业科学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