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坚持文化引领 激发内生动力
在建设文化阵地中,双河镇投资兴建集图书阅读、文化活动于一体的“乡村时光记忆馆”,配备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现代化文化设施,成为村民学习交流的新平台。同时,利用闲置校舍、老旧村部等改造为“乡村书屋”和“村史馆”,让文化之花在每一个角落绽放。
在挖掘本土文化中,双河镇有关部门组织专业团队深入挖掘整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艺、民间故事、节庆习俗等,通过举办文化节、展览、演出等形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双河镇定期举办“农民文化节”“乡村好声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鼓励村民自编自演,展现新时代农民风采。同时,引入外来文化元素,如邀请艺术家驻村创作,举办文化沙龙,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文化大院、书屋等成为村民日常打卡地,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乡村社会风气持续向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坚持精准施策 开展移风易俗
为了全面掌握全镇在农村移风易俗领域存在的问题,双河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深入各村开展实地排查。通过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在农村移风易俗领域收集问题线索,并建立整改台账清单,为后续整改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为推动问题化解,双河镇充分发挥“丽志同行”志愿服务队的作用,在本镇刘龙集生态观光园、淮河湿地公园等地举办相亲大舞台活动,宣传低彩礼甚至零彩礼的文明新风。同时,镇文明办联合工商部门到辖区饭店进行宣传检查,发现铺张浪费行为及时提醒。通过这些措施,高额彩礼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在各村成立宣传队,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倡议书、联合群众开设“百姓食堂”、管理流动宴席等方式,从源头上杜绝了铺张浪费行为。同时,还利用各村红黑榜曝光高价彩礼和铺张浪费行为,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为推动建章立制,双河镇督促各村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同时,还制定了红白喜事操办标准,对婚丧大操大办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
文明花开别样红,淮河岸边树新风。如今的双河镇,社风民风淳朴,人们向上向善,邻里和谐互助,基层治理良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日益凸显,为镇域经济发展和全镇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