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森 谭 啸
以数字化赋能传统行业,能迸发什么样的“火花”?
生产物料自动拣货配送、工业机器人智能焊接……日前,走进全国最大的半挂车生产基地、驻马店中集华骏“灯塔工厂”内,机声隆隆、焊花四溅。星链半挂车高端制造生产线全面升级,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人机协同等新变化令人眼前一亮。
这家始建于1952年的专用车辆生产企业,正借助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焕发新的生机。
2023年,中集车辆集团正式开启“星链计划”,整合国内7家半挂车工厂的采购、生产、流通、制造、分配等资源,推动市占率、销售额和利润的跨越式提升。同年7月,驻马店中集华骏启动星链产线建设,加快推动车辆制造技术的持续升级和产业模式转型。
“我们先后投资1亿多元,从模块化、自动化、数字化3个维度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优化,以柔性‘工作岛’替代传统班组管理模式,推动智能控制系统与生产环节紧密融合。企业全流程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其中车架生产效率提升48%、大梁生产效率提升51%。”驻马店中集华骏厂长赵冲表示,今年1~5月份,企业产值同比增长33%、营收同比增长32%,已经尝到了数字化转型的甜头。
“‘星链计划’实施以来,我们就迈向了‘第三次创业’的星辰大海。”赵冲坦言,所谓“第三次创业”,就是向数字化要成本、要效率,向智能化要技术、要创新,加快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隐藏在电焊火花之间,看似微不足道的数据,却是企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为工业设计和研发创新提供了“孵化器”,可实现数据集成与协同工作,显著提升产品开发效率和质量。
——制造执行系统(MES)相当于统筹工厂智能制造的“大脑”,能够利用大数据实现对产线生产的整体调度。
——应用仓库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共同构成了工厂的供应链“管家”,能够进一步优化库存管理、降低储运费用、提升仓储物流利用效率。
以数字化赋能设计、生产、销售、储运全流程,驻马店中集华骏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生产运营效率大幅提高。
好产品自带说服力。如今,以“中集华骏”为代表的专用车品牌,影响力遍及全球。一辆辆高端专用车从驻马店进入宁波港、青岛港,搭乘铁海联运班列,销往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市场,让世界认可了“驻马店制造”的含金量。“企业出口业务连续五年大幅上涨。2024年实现销售9000多台、出口创汇6.6亿元。”赵冲说。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数字化工厂建设,加快打造集自动化、模块化、数字化于一体的半挂车智能制造中心,推动专用车生产实现新突破,持续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谈及下一步发展战略,赵冲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