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4日
黄淮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把红色教育纳入常态化育人体系
  本报讯(记者 张士君 通讯员 唐佳琦)7月1日,黄淮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到信阳市平桥区胡店乡上淮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他们在焦裕禄治沙老照片前凝视,在“两弹元勋”手稿展柜前肃立。此次以“传承红色血脉,激扬建党精神”为主题的参观学习活动,让大学生志愿者感触至深。
  “看这张照片,焦书记揣着窝窝头蹲在沙地里,手里攥着的是刚拔出来的泡桐苗。”讲解员指着泛黄的史料照片,讲述焦裕禄同志带领群众治沙、治水、治碱的奋斗历程。在红旗渠精神展示板块,大学生志愿者体悟到林县群众在太行山腰凿出“人工天河”壮举中阐释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内核与团结协作的时代价值。
  在“两弹一星”精神展区,凝视着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创业照片,大学生志愿者认识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帐篷里搞科研时,条件比现在的实验室差多了,但他们却攻克诸多技术难关。遇到技术瓶颈时,缺的不是设备,是那股“死磕”精神。
  通过此次活动,黄淮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认识到红色教育的重要意义,将通过晨读、红色精神读书会、革命先烈事迹分享会等形式,持续推动建党精神与红色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在精神传承中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历史使命,让红色基因在科研与育人实践中焕发时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