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4日
联网管控重塑制药效率 智能优化打造绿色未来
本报记者 唐 翀 通讯员 韩 旭 李怡漫 文/图

质检人员严格把控原料成分。

  “‘数字场景’‘联网管控’、AI助手,这些是河南优凯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凯制药)数字化赋能的新起点。优凯制药用数字技术来改变生产模式和运营方式,以数据‘流动’和‘控制’重新定义了质量、效率和信息共享等概念,更好地适应新兴市场趋势、提高效率、增强客户体验和增加竞争优势,展现了数字化赋能打造医药领域新场景。”日前,优凯制药总经理林恒宽在该公司数字化控制室面对采访的记者说。
  坐落于高新区的优凯制药,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新型制药企业,其产品主要专注于高端人用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品主要包括甲氧氯普胺、盐酸吗啉胍、吲哚美辛、盐酸异丙嗪等药品。其中,心脑血管用药、新型抗癌药、抗病毒药等原料药及中间体在省内均无其他厂家生产,产品达到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该公司研发拟生产的卡波替尼是目前抗肿瘤小分子靶向制剂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药物之一,能有效填补市场空白,被称为靶向药中的“万金油”。
  生产车间:数字化场景生动展现
  在优凯制药智能化车间,十几台生物反应器内培养基缓缓地流动,反应器内贴附的细胞正在进行着活性蛋白的表达,插在反应器上的各种探头会实时收集在线数据:温度、溶氧、酸碱度等,程序会根据设定值实时调整酸碱平衡、氧气含量等关键参数,从而控制细胞生长环境。这些由探头、程序、机器组成的智能“数字员工”守护着每台反应器,是数据洪流识别和智能无菌操作的高手,比真实的员工操作更精准、更及时。
  “这种‘数字员工’在我们的生产线上很常见,分装、贴签、泡罩、装盒到称重、装箱实现了全自动连线,更像一个‘小巨人’。”该公司生产车间相关负责人说,“不仅是‘机械手’代替了‘人手’,还具备了‘人眼视觉’功能。”车间包装中心的传感器会利用各种程序对生产线上的药品进行快速、精准识别,实现不良产品自动剔除,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联网交互:智慧集合的构建
  优凯制药投资10.5亿元项目共分二期,从2023年10月一期项目建成到2024年1月生产、投产,采用的“数字孪生+智能生产”双轮驱动模式,从设计阶段便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通过三维可视化建模实现厂房布局、管线排布、设备安装的虚拟仿真,使建设周期大大缩短。
  当订单开始执行时,原料出库、车间排产、质量检验、入库等区块,“联网管控”辐射到了研发、生产、环保等领域,让思考随处可见,让运营更智慧更高效。
  在制剂车间,仓储单元是联网控制最繁忙的信息交汇点,智能承接车间待检验品入库、检验后自动更换合格信息、根据销售单据完成出库……这些操作依靠企业资源计划、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仓库控制系统、智能自动导向系统等来完成。系统负责人说:“生产车间技术员、质量检验员、仓储管理员、销售员等所输入的指令,通过系统的交互、调度关联、接口转换、接口传递等智能操作实现各种需求,庞大的数据支撑了整个智能操作体系。”
  绿色环保:智能化场景应用典范
  优凯制药计划打造并申请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其实力不仅体现在发酵工艺优化、新产品研发、服务产品销售……各种AI助手在熟悉的制药环境下开始大显身手,还会帮助使用者打破固化思维,借助外部资源、畅通思路,尤其是在绿色环保领域,该公司用AI助手打开了思维的天窗。
  在废水处理方面,该公司采用IC塔、三效蒸发、树脂吸附脱硫工艺;废气处理采用RTO燃烧,各种主流先进环保处理工艺设备设施的智慧赋能,使该公司形成了智能检测、健康评估、日常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进行环境指数评估。同时,加强数字化碳能管控,从智能化线上平台、智慧化工业园项目到打造的SIS系统、DCS智能化控制系统,均达到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水平。
  “这不是简单的设备智能,而是制药理念的革命。”林恒宽强调。随着优凯制药通过FDA数字化GMP认证,我国创新药企正以“数字原生”姿态参与全球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