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7日
离家五十载 今朝终还家
豫津两地民政部门携手助力寻亲成功
  本报讯(记者 张子豪)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庞,一段长达50年的漂泊生涯。近日,在天津与驻马店两地民政部门的倾力协作下,在外漂泊50年的受助人员“祝尔武”(化名)终于回到远在河南的亲人身边。
  1992年2月22日,天津街头寒风凛冽,一名蜷缩在路边的男子被热心群众发现并送至天津市救助管理站。他长期露宿在桥梁涵洞、废弃房屋等处,靠拾荒和零星救助度日。岁月的风霜在该流浪者身上留下了深深痕迹,语言表达有些模糊不清,由于对自己的身世和家乡记忆碎片化,给身份甄别带来了巨大困难。天津市救助管理站通过报刊、全国救助寻亲网、人像比对、DNA血样采集等方式为其寻亲,均无法查明身份。33年来,他在天津市救助管理站就像一个“无名氏”,默默承受着孤独的艰辛。天津市救助管理站为其办理落户安置,取名祝尔武。
  2025年4月7日,经过DNA-Y染色体STR技术比对,祝尔武与上蔡县芦岗街道办事处董寨村多名男子为亲属关系。4月21日,天津市发函请求驻马店市协助开展寻亲。4月22日,驻马店市救助站业务科负责人和寻亲专员通过走村入户,找到了祝尔武更详细的原始档案信息和家属联系方式,经过走访核实,祝尔武为疑似董寨村翟某儿子,已走失近50年,工作人员采集翟某DNA,邮寄到天津市救助管理站。5月9日,天津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反馈翟某与祝尔武比对成功。
  身份确认后,天津与驻马店两地民政部门紧密配合,为祝尔武的返乡做好了周密安排。考虑到返乡路途遥远和祝尔武的身体状况,天津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决定亲自护送他返乡。近日,祝尔武在两地民政工作人员的陪伴下,终于抵达了阔别50年的河南家乡。在上蔡县芦岗街道办事处董寨村委会,当祝尔武走下车的瞬间,早已等候多时的亲人泪如泉涌。一声声呼唤、一次次拥抱,冲散了50年的担忧。“回来了,终于回来了。感谢天津与河南的民政人啊!”一位白发苍苍的亲属紧紧握着民政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祝尔武望着熟悉又陌生的亲人,眼中噙满了泪水。
  驻马店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祝尔武能够成功寻亲并顺利返乡,是天津与河南两地民政部门紧密协作的结果,这充分体现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温度和国家对困难群体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