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 祥)泌阳县是一座夜晚充满烟火气息的小城。夜幕降临,城内的美食街热闹起来,锅巴洋芋、卤味猪蹄……各色小吃挑动着人们的味蕾,独属于泌阳人的美味正在夜色中翻滚升腾。
在泌水河北路中段的夜市,烟火氤氲,小吃摊经营者王春红也忙碌了起来。这是她在夜市摆摊的第3个年头,摊位没变,味道没变,来光顾的顾客越来越多。“在这里经营摊位很稳定,能让我静下心来好好赚钱。”近日,王春红笑着对记者说。目前,该夜市有100多个摊位,许多摊贩依托小吃、手工艺品和特色商品实现了稳定的收入。
正如王春红所说,能安心赚到钱是夜市摊主们最朴素的愿望,在这一愿望的背后,蕴含着城市治理的现实考题,既要守住“面子”,保障整洁有序的市容,又要顾及“里子”,回应百姓对生计的切实需求。
在夜市烟火与生计交织的街巷里,相关部门始终在探索一条平衡之道。“麻烦把你的商品往里面收一收,保持线内经营。”该县城市管理局执法人员看到摆放不规范的摊点,对摊主进行叮嘱并帮助其规范。“营业期间要把油烟净化器开启,避免油烟污染。”在发现烧烤摊的油烟净化器未运行后,执法人员立即督促摊主开启使用。
“在你们的帮助下,我的生意比原来好多了,与行人的纠纷也减少了许多。”临时便民摊区的摊主对执法人员连连称赞。在日常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还会对市民丢失东西,或者小孩走丢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
近年来,泌阳县将夜市管理作为民生重点,通过“服务+监管”模式提升治理效能,要求相关部门每周坚持夜间巡查,聚焦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坚持“轻微不罚、首违不罚”柔性执法,第一时间帮助商户和摊主进行问题整改,以教育整改替代行政处罚,对符合条件的新摊点提供上门办证服务,推动夜市规范管理与烟火气并存。
同时,泌阳县推出错峰错时管理,明确规定夜市开市和罢市时间,并打好“疏导+规范+取缔”组合拳,加强日常巡查和服务保障,督促入驻摊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及时清扫经营产生的垃圾和污渍,切实做到“摊走地净”,确保城市“颜值”始终在线。
“夜经济”是联结城市经济文化与生活的纽带,如何让“夜经济”旺起来、稳得住亦是泌阳持续探索的方向,在灵活政策与创新管理下,“夜经济”不仅点亮了泌阳夜空,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