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18日
泌阳县
昔日“毛桃”变身村民“致富果”
  本报讯(记者 徐 明)6月14日,记者在泌阳县贾楼乡董岗村看到,满山的桃树梯次排列,鲜红的桃子挂满枝头。村民穿梭桃园和村庄之间,忙着把采摘的鲜桃一筐筐运回庭院,供客户挑选,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
  泌阳县很早就有“南梨北枣中部桃,板栗杂果满山跑”的说法。其中,中部桃指的就是贾楼乡的白云仙桃。据悉,在20世纪90年代,村民在白云山中偶然发现一种野生“毛桃”,成熟后,桃子外皮布满红色血丝,用手轻轻挤压便分成两瓣,果肉呈现朱砂般的红色,品尝后桃味浓郁、软糯香甜,村民便为其起了一个生动的名字——朱砂红桃。随着专家和果农对野生“毛桃”的一代代驯化培育,朱砂红桃也慢慢广为人知。
  “这座山头上是第一代驯化培育的朱砂红桃,都是30年以上的老桩,桃味十分浓郁,缺点就是果小、产量低。”胜强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胜强指着一片桃园告诉记者。董胜强自1992年开始从事桃园种植,在当地政府和农艺专家的支持下,现在桃园种植面积500多亩,品种包括大朱砂红桃、小朱砂红桃、蟠桃、黄桃、青桃、大红桃、水蜜桃、冬桃等品种,鲜果销售期从5月份到11月份,年产鲜桃 200 多万斤,产值600多万元。
  “在贾楼村家家户户都有桃园,多的上百亩、少的十几亩,村民足不出户就有干不完的农活,每到鲜桃采摘季都需要去周边村请人帮忙。桃园种植不仅让种植户丰产增收,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贾楼乡农办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桃园管理无法实现机械化,只能采用人工采摘,施有机肥、剪枝、压枝、除草、除虫,一年下来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辛勤的汗水浇开了致富的花朵,昔日的“毛桃”也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兴村富农促发展,荒山蝶变果园。近年来,泌阳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根据全县“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地理格局,因地制宜,深耕林果等特色种植业,把昔日荒山、荒岗、荒坡等不适宜耕种的土地,慢慢改为青山、果岗、花海。贾楼乡的白云仙桃、马谷田镇的万亩果园、王店镇的玫瑰花海、春水镇和象河乡的松树长廊等兴村富农的特色种植业,在泌阳县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勤劳的泌阳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下,昔日荒山蝶变果园、花海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满山的“绿色银行”也成为了村民的发展之果、致富之果、振兴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