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09日
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十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着力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研究房屋保险体系,探索推广新型家庭财产保险。强化综合运输大通道保险供给,支持多式联运“一单制”保险,鼓励开展公路灾毁保险,完善交通和管道等领域保险保障。丰富新市民和银发经济领域保险。加快发展各类雇主、公众、产品、职业等责任保险,满足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的保障需求,支持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十五)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主动对接区域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等重大战略的风险保障需求,提供一揽子风险管理服务。加快发展航运保险,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服务水平。支持相关地区开展国际道路运输风险分散机制研究探索。鼓励行业提高国内贸易信用险承保能力,助力提升内外贸一体化水平。推动优化承保理赔条件,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强化对“走出去”企业风险保障。鼓励“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升级产品服务,提升中资海外利益特殊风险保障水平。发挥财险业保障项目产业风险的优势,研究拓宽资金运用渠道,探索发展保投联动新模式,为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提供一揽子风险管理和金融服务。强化对民营经济的保险保障。
  (十六)支持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推动构建涵盖基础层、扩展层、补充层的多层次巨灾保险保障机制,扩大综合巨灾保险试点。强化以再保险和风险证券化为核心的风险转移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在香港发行巨灾债券等保险连接证券。研究完善台风、洪水、地震等巨灾风险模型。探索气候风险量化标准,积极发展气候保险,提升自然灾害保险保障水平。健全保险应急服务机制,提高事前防灾减灾、事中应急救灾、事后及时赔付相结合的保防减救赔一体化服务能力。完善灾害事故理赔服务规范,加强与救援施救、汽车维修等行业沟通协作,优化事故调查、灾后赔付、预赔付工作。探索警保联动方式,推广交通事故“互碰快赔”等快速处理机制和大灾互认车辆损失查勘机制。
  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十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密切与相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重大战略有关财险业务的政策支持。推进财险领域法治建设,强化司法与监管协同治理。推动完善民事赔偿法律制度和侵权责任法律体系,支持重点领域出台强制保险制度。支持国家保险创新试验区、示范区建设。
  (十八)强化金融文化建设。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引导财险公司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坚持稳健审慎经营。鼓励财险业丰富文化建设载体、形式和内容,打造特色精品金融文化品牌。加强财险理论研究,强化政产学研联动,促进理论研究创新发展。
  (十九)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加强央地协同,发挥部门、地方、行业的积极作用。强化数据治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整合建立共享数据库,为财险业经营管理和相关公共服务等提供数据支持。发挥银保信公司、上海保交所等基础设施和保险业协会、保险学会、精算师协会、保险资管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为财险监管和改革发展提供支撑。
  (二十)增强全社会财险保障意识。鼓励运用保险机制分担公共治理任务。加强财险宣传教育活动,做好财险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培育公众风险防范及保障意识。鼓励财险业加强与保险消费者有效互动,以优质服务提升行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