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牛云强 通讯员郭 佳)“检察官姐姐,我被评上优秀班干部了。”近日,确山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收到一条报喜信息,发信人是曾因涉嫌诈骗罪被附条件不起诉的帮教对象小王(化名)。这一蜕变,正是该院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工作的生动注脚。
2024年3月,正在读高中的小王因涉嫌参与网络诈骗被立案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移送至该院后,承办检察官综合考量其未成年身份、在校学生背景、主观恶性较小且自愿认罪认罚等情节,于2024年8月22日依法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设置12个月考验期,并联合轩合司法社工开展考察帮教。
经轩合司法社工社会调查发现,小王本质善良,但因家庭监管缺位、法律意识淡薄、社会经验不足而误触法网。为此,该院联合轩合司法社工组建了“检察官+司法社工+N”帮教团队,针对小王性格特点、家庭环境及心理状态,量身制订涵盖法治宣传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干预疏导、红色主题教育、志愿服务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六大模块的成长计划。
法治教育固根基,通过开展法治讲堂、观看法治电影等方式进行沉浸式学习,增强法律底线意识。家庭教育补短板,邀请家庭教育指导师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课堂,修复家庭关系,重塑监护责任。心理疏导解心结,联合心理咨询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化解焦虑情绪。红色教育树理想,组织参观红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厚植家国情怀。志愿服务育担当,引导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敬老助残等公益活动,激发社会责任意识。职业规划明方向,结合兴趣特长,制订学业发展方案,形成长效帮教机制。
2024年9月,小王顺利步入大学校园后,在检察官和轩合司法社工的持续鼓励下,积极参与班级竞选,凭借优异表现当选班长,并加入学生会,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他主动组织班级活动、协助老师管理班级事务,还积极带头参与无偿献血活动,赢得了师生一致认可,获得“优秀班干部”荣誉称号。
小王的蜕变,彰显了司法温情与精准帮教的力量。从迷途到领航,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励志篇章,而且是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生动实践。
“我们将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精准贯彻宽严相济、惩教结合的政策,联合轩合司法社工以法为舟、以爱为桨,为涉罪未成年人点亮前行的明灯。”该院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