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1日
做好防灾减灾 共守美好家园
本报记者 方 祥 通讯员 徐晶晶
  “近年来,泌阳县坚持以防为主、防减救相结合,在责任落实、机制建设、灾害防控、宣传等方面狠下功夫,切实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加减乘’,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为全县经济社会平安发展筑起一道防线。”近日,泌阳县相关负责人说。
  勤做“加法”补短板
  该县从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等方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2024年以来,该县共组织召开防汛、森林防火、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灾情统计上报、灾后恢复重建等调度会议18次,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建强基层队伍。该县22个乡镇(街道)354个村(居委会)全部按要求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建队率达100%。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森林防灭火工作火场安全员制度,落实防灭火人员人身保险,为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敢做“减法”降风险
  该县建立事故灾难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信息共享机制和应急救援力量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持续完善预测预警、会商研判、协同协防、群防群治工作机制,进一步梳理“防”与“救”的关系,既突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又重视应急救援救助。同时,关注灾后恢复重建,建立了统筹应对各灾种、防减救一体推进的应急管理机制,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该县建立自然灾害灾情会商制度,进一步规范灾情核查、报送、管理,及时更新调整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县现有灾害信息员444人,举办培训12场,320人次参训,有效提高灾害信息员灾情收集报送和应急救助工作能力。
  善做“乘法”强能力
  实施灾害风险管控。该县建立自然灾害隐患排查与综合风险评估机制,以国有林场、景区等为重点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排查出森林火灾隐患257起,逐一建立台账进行整改。集中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核查,确认地质灾害隐患点22处,全部建立台账,制订防治方案。实施泌阳县地质灾害排危除险项目,总投入资金436万元,目前9个地灾隐患治理点已全部完成施工,有效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严防死守汛期安全。该县及时调整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完善扁平化防汛指挥体系。印发年度防汛工作要点并召开防汛工作动员部署会,进一步明确防指成员单位工作重点和工作职责。2024年以来,共修订完善防汛预案377个,排查并整改隐患131处,修复排水管网350米,改造收水井22个,争取上级抗旱资金42万元,县财政投入抗旱资金220万元。汛期期间,成功应对五轮强降雨过程,共启动防汛应急响应8次,转移避险群众3067人次,确保了安全度汛。
  筑牢森林火灾防控底线。该县抓好两个国有林场、重点林区、铜山湖、铜山、白云山及盘古山森林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安全防范,并在重点区域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积极开展“防火宣传月”宣传和专业指挥员、乡镇指挥员培训,在防火紧要期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执行县、乡、村三级发现火情逐级上报制度,遵循有火必报、报扑同步原则,杜绝瞒报、迟报、漏报、误报。
  加强科普教育。该县以“5·12”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和森林防火宣传月为载体,深入开展地震、火灾、洪水等防灾减灾科普宣传。2024年以来,共发放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手册及相关宣传材料5万多本,接受群众咨询3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