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 锟 通讯员 冀亚楠)近期,驻马店市纪委监委将护航重点项目建设纳入政治监督清单,推动项目审批、要素保障、资金落实等关键环节高效运转,并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市纪委监委积极开展严厉打击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腐败和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大对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同时,督促相关部门大力推进招投标领域改革,着力打造规范健康的招投标市场环境。
重点产业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市纪委监委派出市管企业纪检监察工委督促市管国有企业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协助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梗阻问题,并聚焦项目招投标、物资采购、施工安全等重点方面,深入项目现场持续开展监督检查,适时对项目相关负责人开展廉政谈话,做好廉政提醒。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制度建设、项目管理、财务支出等问题,按照督促整改、纳入问题线索等方式进行分类处置,助推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落实落细。
为着力打通重点工程项目“中梗阻”,上蔡县纪委监委建立“全周期”监督机制,紧盯项目立项、审批、建设、验收等关键环节,运用“室+组+部门”联动监督模式,对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该县纪委监委还建立“一牌一书一热线”工作机制,在项目现场设置“护航项目公示牌”、发放廉政提醒书、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方便企业及群众反映问题。至目前,已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0多个。
紧盯惠企利企政策落地见效,确山县纪委监委联合税务、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通过查阅资料、数据分析、实地核实等方式,对减税降费、涉企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职能部门是否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打折扣、搞变通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其立行立改,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将监督“探头”架设到项目推进最前沿,泌阳县纪委监委建立“嵌入式+跟进式”监督机制,在项目立项阶段,联合发展改革委、审计等部门提前介入,重点核查土地出让、规划调整等廉政风险点;在建设实施阶段,运用大数据比对招投标信息与施工进度,建立“红黄蓝”预警台账;在投产达效阶段,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回访等方式检验政策落实成效。同时,在产业集聚区设立“纪企直通车”,对涉企检查实行备案管理,划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通过扎紧制度笼子,让党员干部既敢为项目建设“站前台”,又始终坚守纪律“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