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8日
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
情牵乡村热土 共绘发展蓝图
本报记者 王家恒
  日前,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会议室内人声鼎沸。“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了重要部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擘画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蓝图。”全国人大代表、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在讨论中说。
  作为连任四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一直致力于做基层人民群众的“发声者”。他每年都会向大会提出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建议,比如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基层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等。
  “乡村要振兴,环境须先行,只有持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才能将乡村振兴底色擦得更亮。”去年全国两会上,张全收提出了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回来后,张全收第一时间就为乡亲们描绘大会盛况、宣传两会精神,把“好声音”传递到家乡父老心中。
  “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内容,与咱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张全收鼓励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家伙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村党支部书记,就得为群众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带领大家在乡村振兴的幸福路上奋力奔跑。”张全收说。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张全收深入田间地头、村前屋后调研的次数更多了。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出台相关政策、充分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发展乡村产业、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针对村民们反映的问题,他都一一记下。
  农民工群体就业保障一直是张全收所关注的问题,他定期走访河南各县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与企业对接用工需求。就在前几日,张全收实地走访了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建材市场,与企业和农民工代表深入交流。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健全职业指导就业服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张全收将在基层调研倾听到的群众需求、现实难题、共识心声,转化为一份份凝聚着深入研究思考的建议,在全国两会上积极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