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建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外卖平台点餐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外卖平台点餐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诸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并寻求解决之道。”市政协委员李新立建议。
李新立在调研中发现,食品安全存在隐患,部分外卖商家受利益驱使,食材采购偷工减料,选用劣质、过期甚至变质食材;加工环境脏乱差,从业人员管理松懈,缺乏基本的卫生防护设施;包装材料质量把控不严;配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价格虚高与信息不实等现象。
为此,李新立建议,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外卖平台与市场监管部门应携手建立严格的商家准入审核机制,确保商家具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并合法经营。市场监管部门需加大对外卖商家的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法严肃处理,责令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吊销许可证并公示,形成有力震慑。
要提升配送服务质量,外卖平台要优化配送系统,综合考量订单量、配送距离、交通状况和配送员位置等因素,智能化合理分配订单和规划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要加强配送员培训与管理。平台应定期对配送员进行培训,提升配送员交通安全意识,规范配送行为,保障食品配送安全。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优秀配送员予以奖励,对违规或服务不达标的进行处罚。
要加强价格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外卖平台菜品价格的监管,规范商家菜品价格,明确各项费用明细,避免价格欺诈和模糊标价。要严格信息审核。外卖平台应建立严格的菜品信息审核制度,要求商家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对上传的店铺和菜品图片及文字描述进行审核,对信息不实的商家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采取降权、限流、下架菜品等处罚措施,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