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 尤红玉
如今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旅游行业中,VR技术丰富游客体验;杭州亚运时,智能系统确保赛事有序;珠海航展中,机器狗彰显国家实力……华夏之舟行于世界浩洋上,而科技是行舟的主要动力。吾侪应于当下扎实基础、创新思维,方能为国家科技发展谋力,助力国家之舟扬帆远航。
挺起科技的“脊梁”,方有大国之底气。
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没有卫星定位科技,我们忍受美国的冷嘲;因为没有核武器关键技术,我们遭受苏联的热讽。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一跃太空震世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一声龙吟惊天下。随后,便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步步上升,民族脊梁的渐渐挺起,大国底气的不断凸显。
乘上科技的“快车”,方有国家之迅速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修路技术的突破和筑路机器的协助,何来“天堑变通途”,打开发展路?没有磁悬浮技术的开创,何谈“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构起交流桥?没有杂交水稻的研究创新,怎能年产破万亿,实现禾下乘凉梦?正是搭上了科技的快车,中国才能在10年内完成他国几十年才能完成的发展任务。
扎实知识之“根茎”,方有为国献力之可能。
科技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创新与开拓的支撑,而创新与开拓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知识之上。扎实知识基础需善于观察、保持好奇,于观察中探索,在好奇中求知,汲取知识;扎实知识基础需善于思考、敢于发问,于思考中求索,在发问中解惑,内化知识;扎实知识基础需勤于实践、实际运用,于实践中完善,在实践中巩固、深化知识。行此三步,稳扎稳打,知识底基必可筑成,为国献力之日指日可待。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华夏的大旗将由吾侪扛起,科技的重任将由吾侪肩负,吾侪应扎实知识基础,撑起科技之长篙,助力华夏之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