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在郑州市正弘瓴社区参加了一场亲邻读书会,感触颇深:二十余组家庭围坐一堂,稚嫩的童音与沉稳的诵读声交织在一起,茶几上安静地躺着一台台手机。阅读一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便会悄然改变我们对社区生活的体验、对邻里关系的认知乃至对人生的体悟。
数字化浪潮下,社区面临着文化活动单一、内涵与深度缺失等问题。而这场亲邻读书会,却丰富了社区文化的形式与内涵。
比如,“放下手机的动力源”这一讨论中,家长们不仅探讨了如何应对技术时代的焦虑,也在思考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坚持人文理念。同时,亲子共读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打破代际文化隔阂。
在“爱读、会读与好成绩”的辩证讨论中,家长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孩子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了平等对话的桥梁。14岁的少年敢于质疑家长的阅读方法,退休教师请教小学生如何有效使用新媒体阅读工具……知识互动、思考碰撞,让社区的文化氛围更加生动多元。社区不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也变成了思想碰撞的平台,成为每一位参与者思考与成长的场所。
亲邻读书会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其独特的阅读活动形式,更在于它创造了一个立体的阅读环境。图书角、读书会、辩论会……通过阅读活动,邻里关系变得更加紧密,阅读成了人际交往的一种媒介,书香在社区中氤氲。而这种思想上的交流,可能比单纯的物质交往来得更加恒久、有力。
夜幕降临,读书会的灯光渐次熄灭,但阅读所点燃的希望之火依然在每个人的心中燃烧。当亲子共读成为一种新风气时,社区书房也成为文化传承的新地标。
以亲邻读书会为载体,以书香社区建设为途径,正弘瓴读书会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居民们看到社区文化建设的一种新可能: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可以成为情感的纽带、人际关系的桥梁、文化认同的途径,深度参与文化家园的共建,有助于创造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生活场景。最是书香能致远,一幅文润中原、书香馥郁的美丽图景,正徐徐展开。
(转自2025年2月14日《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