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云强 通讯员 王付增
作为一名法律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工作的第一个角色是信访联络员。曾有人认为做信访联络工作对她来说是大材小用,她却说:“信访无小事。”近日,记者采访了新蔡县人民法院信访联络员刘鹿琴。
如果能把信访联络员的工作做好,将为适应并做好其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工作的第一天,刘鹿琴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名合格的信访联络员。
她深知绝大多数信访人都是听得懂、讲得通道理的,得多些耐心、同理心与责任心,倾听他们心里的“疙瘩”,把程序讲清、把法理说透、把心结打开,便有更大概率在程序内化解矛盾纠纷。对此,她厘清工作思路,虚心、主动向老同志请教,从具体信访事项的程序性操作到与信访人的接触,认认真真学习;多与其他相关单位联系,畅通信访信息沟通渠道,全面、准确了解和掌握具体信访案件、信访当事人的有关信息,为具体信访案件的办理打好基础;加强与相关庭室、团队的沟通交流,指导好信访案件的程序办理和形式要求,确保信访案件办理的效率和质量。
在具体工作中,面对众多的信访案件,刘鹿琴有清醒的工作思路,不急不躁、有条不紊,保障了工作质量;在与信访人接触时,做到话暖、心暖、理性,赢得信访人的理解、信任和配合。面对紧急的工作,常常需要加班加点,但她无怨言、不叫苦。
有耕耘,才能有收获。由于有运用娴熟的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刘鹿琴在信访联络岗位上取得了明显成绩。2024年,该院信访工作整体良好,通过领导包案、逐案交办、一案一策集中研判、综合施策等措施,案访较去年显著下降。这些成绩包含了她辛勤的汗水。
刘鹿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大材没有小用”,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群众的切身利益默默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