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7日
泌阳非遗文化魅力凸显
  

本报记者 郭建光


  “王店的古事,泌阳的灯,还数大装最有名。”每年的重大节日,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王店大装盛装出席,吸引四面八方的群众前去一睹真容。
  泌阳县是文化大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而独特。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要求,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管理和利用工作。
  目前,泌阳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盘古神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盘古神话、王店大装、张氏飞车)、20个项目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目前,泌阳县人民政府已公布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计198项。同时,王信卿、丁保全、张海涛等23人被公布为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7人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据泌阳县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周豫琳介绍,近年来,泌阳县文化及非遗保护部门专家常年下乡,进行普查、挖掘、整理、保存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并多次组织重点非遗项目河南坠子、唢呐演奏、泌阳花鸟画、泌阳剪纸、绳结、泥塑等项目参加省内外评比活动,获奖20多次。组织各类传承人外出培训学习,并走进校园、小区、企业等,开展展演展示和传承传习活动。有不少传承人的作品在市级、省级以上参展、获奖或交流。王店大装、夭庄小装、东关狮子西关的龙,以及羊册、郭集等也广泛利用春节、元宵节和农闲之际,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展演展示和传承活动。
  同时,泌阳县非遗中心还广泛开展专项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对盘古神话、王店大装、张氏飞车进行了专项保护,争取国家、省财政保护资金30多万元,对项目及传承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传承,出版《中国盘古圣地文集》《盘古神话大观》《盘古风情》《王店大装》等一批非遗保护工作图书,撰写多篇研究、宣传文章,在学习强国等媒体发表了一批重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专题文章数十篇、图片近50幅。创办“文化泌阳”公众号,推出非遗等文化工作50多期,宣传展示了非遗项目,为非遗的传承、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泌阳县非遗保护工作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