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树恒
人民法庭处在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基层、最前端,是法院审判工作的前沿阵地。近年来,正阳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将人民法庭各项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不断创新完善工作体制,切实发挥人民法庭职能作用,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走出了一条人民法庭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小案不小办 关切群众心头事
在基层人民法庭,法官经常处理的是一些小案件,但看似不起眼的小案件却事关涉诉群众的心头事。
“是你们辛辛苦苦跑了一次又一次,我们才能这么快就领到赔偿款。”12月12日,当事人谢某及其家属激动地向真阳人民法庭的法官表达谢意。
8月,谢某经人介绍受雇于张某,为张某承包的装修工程提供刷涂料、粉墙等劳务。谢某刷墙面时从架子上摔落受伤,诊断为L1椎体骨折,导致身体伤残,双方就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
真阳人民法庭受理该案后,法官多次前往谢某所在村委会及家中了解其身体和精神状况。考虑到谢某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因事故导致无法正常劳动,家庭生活困难,且需用药继续治疗,为减轻当事人诉累,法官多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调解,向当事人释法明理,倾听双方诉求。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张某主动履行了全部赔偿款。
矛盾纠纷的成功调解,既维护了原告及家属的合法权益,又省去了取证、质证等程序,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零距离普法 撑起法治蓝天
为深化基层治理,该院积极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司法审判+普法宣传”作用,在群众家门口、偏远山村、田间地头,针对辖区实际,选取婚约彩礼、赡养、邻里关系等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同时,依托微信公众号做好工作动态、重大案件、典型案例、创新举措、先进人物等发布工作,让审判、执行、司法行政工作有声音、有图像、有真相,达到知法于心、守法于行的效果。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司法需求,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通过开展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等活动,持续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普法宣传力度,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真情调解 用心绘就新“枫”景
“被告必须归还我的土地和承包费。”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的原告说。
汝南埠人民法庭受理该案后,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庭+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与当地村干部、民调组织委员及案件的原告、被告进行了深入沟通,耐心听取了双方的意见,并进行了法律解释和情理疏导。同时,多次会同当地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民调员与双方进行调解沟通。经过释法说理,双方解开了心结,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
该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对涉及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民事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总结不同类型的案件特点,注重发挥调解在化解基层民事纠纷中的独特作用,力求从根源上彻底化解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我们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职能作用,以案结事了人和为目标,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该院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