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至27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全国移风易俗工作交流会在河北省沧州市举行。中央宣传部部务会成员、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参加会议。西平县委书记侯公涛应邀参加交流会,并作为全国唯一县委书记在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胡凯红对西平县的移风易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侯公涛以《坚持“五同五共”,推进移风易俗常态长效》为题作经验交流。侯公涛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西平县以“移风易俗新风尚・文明西平正能量”为切入口,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域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之风融入脑海里、刻进骨子里、浸入血液里,有力助推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服务基层治理、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劲的文明力量。西平县的做法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领导的充分肯定,要求西平县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做好表率。
党政同责硬核保障,夯实文明之基。侯公涛说,西平县落实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分工负责工作机制,书记挂帅、县长指挥、部门协同;实行县处级干部包乡、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做到移风易俗层层抓。
以文化人,寓教于乐。西平县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新风尚,文明西平正能量”主题活动,连续举办“联谊会”“鹊桥会”等相亲活动,领导干部、党员带头签订承诺书,做到示范引领。做到县有调度员、乡有组织员、村有宣传员、组有示范员、户有实践员、处处都有“服务员”。
婚事简约不简单,和美善治人人赞。侯公涛说,西平县的行政村大多建立了“红娘协会”,开展“海棠为媒定三生·移风易俗树新风”集体婚礼“骑行婚礼”等活动。红白理事会作用大,厚养薄葬树新风。深入开展“节约餐饮示范单位”“节俭之星”评选活动,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积极开展“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宣传活动,让移风易俗进入寻常百姓家。
子孙德孝贤,盛世家业兴。西平县以“走进长寿之乡·打开长寿锦囊”为主题,推出百岁老人系列报道,编辑《长寿之乡话长寿》书籍,引起强烈反响;举办孝善敬老饺子宴、百岁宴,子女为父母洗头洗脚等活动,用温暖行动滋润心田。
一座城市的昂扬前行,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一座城市的生生不息,离不开丰润的文明滋养。侯公涛说,西平县紧盯持续深入移风易俗重点任务,加强宣传引导,培育文明乡风,服务基层群众。“线上+线下”同步传播,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工程。开展常态化引导,将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行为记入“积分存折”,激励群众以“德”换“得”等。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侯公涛说,西平县围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打造了盆尧镇于营村、陈老庄村等50多个移风易俗示范村,建造老王坡顾庙村等“移风易俗馆”20多座。将文明实践与“五星”支部创建有机结合,延伸移风易俗触角,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推进,大力推进农业旺县、城乡美县等“十县”建设,让群众物质富足、精神富有。
近年来,西平县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目标,擘画凝心聚力、实干兴西总蓝图,全面深化改革,“十县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十化”问题逐步破解……2023年5月,全省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观摩交流现场会在西平县召开。2024年3月,中央文明办专程到西平县调研高价彩礼工作。2024年5月,县委书记侯公涛同志作为全省唯一受邀的县级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参加了第一期全国文明实践工作专题培训班。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座谈会精神,学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全面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西平贡献。”侯公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