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红梅 通讯员 晏利军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有关工作部署,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以深化“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强化组织领导,实行专班专干、项目化管理、销号式督办、层级包干、压实责任等举措,严把食品安全关口、严守食品安全底线。目前,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8%。
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市市场监管局组织精干力量深入排查全市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扎实开展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监督检查。全市保健食品企业建档率、生产企业体系检查覆盖率、日常监督检查覆盖率、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均达100%。至目前,该局组织举办科普宣传活动近百场,引导公众科学认知保健食品,有效增强了群众理性、理智的消费观念。
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
为确保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取得成效,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专题会议,印发行动方案,认真贯彻“四个最严”要求,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梳理分析我市农村食品安全重点风险隐患,加强执法检查和源头管控,并建立规范化建设动态管理长效机制和重点场所、重点主体、重点品类治理清单,对面向全市乡镇的430家食品批发商、1254辆送货车,采取集中约谈、适时培训、重点监管,全市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率在80%以上。
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自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以来,市市场监管局不断强化各项监管措施,对全市30536家餐饮单位,以“分类监管”为基础,以“智慧管理”为突破,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风险分级实施率保持在100%。全市实施“明厨亮灶”“6S管理”餐饮单位29315家,“明厨亮灶”“6S管理”实施率96.2%,让人民群众更放心餐饮食品安全消费,更好地行使消费知情权和社会监督权。
实施“三小”治理提升行动
为全面落实省市场监管局关于食品“三小”治理提升工作的安排,市市场监管局周密部署,层层动员、细化措施、明确责任,以提高认识为基础,以规范提升为措施,以确保安全为目标,扎实开展食品“三小”治理提升行动。经过严格排查,全市“三小”(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登记备案累计6万多家,在实现登记备案监管全覆盖的同时,要求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全面推行“6S管理”,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
实施食用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建设
行动
农贸市场作为“菜篮子”供应的主渠道,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为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市场开办者和入场销售者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市市场监管局以推进食用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建设暨改造提升工作为契机,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指导,不断创新和优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推进市场信息公示标准化、制度建设体系化、风险防控清单化、宣传培训常态化建设。目前,全市15个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风险分级覆盖率达 100%,规范化建设完成率达100%。
实施网络食品“净网”行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为保障网络订餐消费者食品安全,科学制定监管措施,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净化网络订餐市场环境,督促网络餐饮平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先后对美团、饿了么等8600多家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严管严查,检查覆盖率达100%,对其中38家不达标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平台下线。
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食品安全无小事,校园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育局持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对全市2408家学校食堂、9家校外供餐单位全部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能抓拍+违规行为语音自动提醒”,监控视频清晰度达标率、重点点位全流程覆盖率、视频信息联网率均达100%。利用“豫食考核APP”加强对全市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实现学校餐饮服务提供者培训考核全覆盖。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食品安全责任重大,必须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巩固攻坚成果,健全长效机制,持续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全面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以扎实的工作成效全力守护人民群众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