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3日
生活和文学里的主人公
  □ 王 伟
  路遥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二年了,但论其精神,他还在自己的文字里活着,在天地间永生。贾平凹说,“他是一位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我们在他文字里看到,路遥,这位异常艰辛的夸父,在漫天黄尘里,饱蘸着对土地和人民无尽深沉的爱,以点燃柴炭的方式,为自己和后人找到了一把开启当下与未来的钥匙。
  我是从1994年开始读路遥的,一晃就是三十年。从他浩繁的文字里让我清晰地找到,那个无比旺盛的生长点——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并用它开启自己往后的人生。
  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是我刚进入中专读书。那是个初秋的夜晚,在读完最后一页的时候,蜷在宿舍上铺被窝里的我,一时痴傻了,随即便抱着被子失声痛哭。在那个瞬间里,我真切地感受到那些林林总总的过往又疾风骤雨般向我袭来,看到自己成了孙少平拓下的影子。
  还记得,就在去学校报到的前几天,我还没有凑够学费。“熬煎”从我接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就开始了,临开学,大队还特意为我送了一场电影,电影放完后,我们却无法安睡。煤油灯根本无法温暖这个异常痛楚的夜晚,母亲坐在床沿上不时地擦着眼泪,父母借遍了所有的亲戚、邻居,加上爷爷把他油布包里的一角两角全抖搂出来,也仅仅凑了不足一千元。夜,凝重得能拧出水,我连呼吸都变得拘谨起来。这时,母亲突然起身,扑通跪在供桌牌位前,“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叨叨着祈求祖上保佑。
  母亲的话让我浑身战栗,她却一跪不起。那一刻,我终于说出了犹豫多日的话。我说,妈,不要再借了,这学我不上了,明天我就打工挣钱去。母亲一听,傻愣了一下,随即哭得更厉害了。蹲在墙角抽纸烟的父亲起身把朝他身上蹭的小花狗一脚踢出门外,恨恨地骂上一句,随后把我拎起,瞪着布满血丝的眼对我说:“我的乖儿哎,可不能说傻话。你给我听好喽,你能争气考上,我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叫你去……”在开学的前一天,父亲终于从信用社背了5000块钱的债。
  紧接着,我基本把孙少平的路又重走了一遍。入学后,父母去了云南打工,弟弟、妹妹留在家里。在学校里,我理解了孙少平的极度自卑而痛苦。那时,我饭量大,虽然学校每月发放16块钱的饭票,但还远远不够。我每天算着花费,吃过的饭碗就像狗舔过一样,可等回到宿舍就又感到饿了。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打饭,谁吃得最慢谁洗碗,我总是那个吃饭最慢的,因为可以吃掉他们剩下的饭菜。晚自习后是一天最饿的时候,我花费五分钱在茶房里打了一瓶开水,又花费四毛五分钱买了一包北京方便面,在快餐杯里泡着吃。方便面泡得白泛泛的,作料先倒上一半,吃到一小半时,又续满开水加点作料,再吃,吃饱时一瓶开水也快倒完了。
  那时,父母一直很难挣到钱,总是不能及时给我寄生活费。第二年,弟弟、妹妹都相继辍学了。妹妹经常写信鼓励我。她说,亲爱的哥哥,家里啥都好,你别挂念……又说,家里还剩几只母鸡,最近下了多少鸡蛋,还说那个黑母鸡总是丢蛋,姑父赶集来咱家时,爷爷要把黑母鸡杀了,我不舍得,就装着逮不住。姑父走后,我把它赶到鸡圈里,拦了网,昨天就开始下蛋了……她又说,哥啊,我在南地种了几沟黄瓜和番茄,等长大了摘了去街上卖,加上鸡蛋卖的钱都给你寄去,别不舍得花钱,你那么瘦,要吃饱。那年妹妹13岁,小学刚毕业。弟弟16岁去了焦作砖窑厂,发第一次工资就给我送到学校。我看到破衣烂衫黑瘦惘然的弟弟,他把钱交到我手里,饭也没顾上吃,就匆匆坐车走了。他上车时,我看到孙少平匆忙赶往大牙湾的样子。
  后来的两个暑假里,为准备下学期的生活费,我到湖北花园卖馒头,到山东文登砖窑厂拉砖坯。在文登砖窑厂时,我和工友住在胡乱铺着稻草的窝棚里,一起住下的还有蚊子、臭虫、老鼠、土蛤蟆,夜里朝人脸上、被窝里乱蹦乱窜。每日里煮清汤挂面,下锅的一直是空心菜,僵硬扎嘴,我一嚼动,就感觉自己成了一头吃草的老牛。潮湿的地铺长出一身皮肤病,每到该起床上工的时候,我浑身疼得龇牙咧嘴,每次都要用胳膊撑上三五回才勉强坐起来。
  永远无法忘记,自己依然是每天拉砖最多的那一个;无法忘记半夜起床去夜市卖馍,赤脚蹬着单车不停吆喝“热馒头”的声音。每个夜里,我在被窝里记下当天的日记,写下要像黄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写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孙少平的影子一直站在我的地铺前,一次次鼓舞我、安慰我,既然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迎接新千年时我23岁,巧合的是,像孙少平一样,在家乡的集市上,我遇到了自己的“田晓霞”。“田晓霞”是我小学同学,也是同桌。那天在街头石桥上我们聊了很多,我给她讲了自己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第一篇作品。更巧的是,后来我们在互送礼物时,她给我的是《人生》,我给她的是《平凡的世界》。最终,路遥成了我们的媒人。
  在漫长而多舛的命运里,我深深地感谢着路遥先生的文字,他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必须像孙少平、高加林一样,不抛弃、不放弃,愈挫愈勇,在与苦难厄运对垒中,永葆青春的激情与自信,不断冲杀命运的围剿。
  我找到了路遥打开生活的钥匙,拓下它,打磨成自己的一把,用它开启并引领自己踏上今后更漫长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