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3日
拓宽优师强师之路 筑牢教育强市之基
——驻马店市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 殷瑞杰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夯实立教之本,汇聚兴教之源。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优化教师发展环境,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完善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着力构建具有天中地域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
  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年龄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地位待遇明显改善……如今,在天中大地上,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正逐渐形成,为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强支撑。
  师德为先 夯实基础
  “从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起,做一名合格教师、扣好师德‘第一粒扣子’、当好孩子们的引路人就成了我一生的使命和职责。”日前,在驻马店市实验幼儿园举办的“弘扬教育家精神 立德树人润心灵”活动中,退休教师李治华满怀深情地回忆自己刚踏上教师岗位的奋斗岁月,朴实精彩的分享赢得现场教师的阵阵掌声。
  树人必先立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驻马店始终坚定不移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师德失范专项整治行动,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和培养培训全过程。
  上蔡县崇礼乡一中高级教师范金枝从教27年,始终扎根农村,初心不改;驿城区胡庙乡臧集小学教师耿峰潜心钻研,积极发挥专业特长,提出适应农村留守儿童的网上教育新模式……
  在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中,驻马店涌现了一批批身边的“天中最美教师”“天中名师”,他们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带动身边的人,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义。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市教师队伍呈现敬业立学、崇德尚美的新风貌,为驻马店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内培外引 强师铸魂
  “这次培训课程设置合理、内容丰富充实、教学案例针对性强,对我今后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帮助。”近日,国培计划(2024)·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小学数学)在我市开班,参加培训的教师代表黄琳华说,收获颇丰,将把所学内容带回学校,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数学教育。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留住好教师,更需要培养好教师。
  近年来,驻马店教育系统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着力培养专家型、研究型、管理型高水平教育教学队伍,源源不断吸引并培育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以高质量教师队伍锻造高质量教育。
  聚焦教师个人成长,统筹开展“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培训,持续完善五级培训体系;打造人才梯次攀升体系,培育省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600多名;持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2021年以来,全市通过人才引进、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等渠道,补充新教师9817人;积极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锻造一支政治过硬、理念先进、业务精通的校长队伍;持续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现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聘用、管理、流动、退出的制度化、常态化……
  一个个强师举措、一项项惠师政策、一次次夯基固本行动,助力教师队伍量质齐升,推动教育强市建设行稳致远。
  尊师重教 激发动能
  “有厨房、热水器,离学校也近,学校提供的周转宿舍解决了我们的住宿难题。”近日,汝南县张楼镇中心小学老师薛佳开心地说,“现在上班方便多了,节省的时间可以用来备课。”
  乡村教师周转宿舍不仅仅是一套简单的住房,更是我市多年来不断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改善乡村教师工作条件、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我市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待遇保障力度,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建成乡村学校周转宿舍8000套,为1.6万名特岗、支教和偏远农村教师解除后顾之忧;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一补两贴”足额发放,班主任津贴、教龄津贴全面普及,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创新职称评价方式,拓展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通道,引导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持续开展“天中最美教师”“天中名师”、优秀教师等选树宣传工作,积极营造浓厚的尊教重教氛围,让广大教师切实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价值感、获得感……
  在如今的天中大地,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正在加速变成现实。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迈步新征程、推进新发展,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努力培养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