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病情。
本报记者 王 捷 通讯员 吴 靖 赵诗琦 文/图
这是一个成立不算太久的地方,却一路荣耀加身,成为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这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地方,一次次缩短心梗救治时间,刷新时间纪录;这是一个体现责任担当的地方,积极帮助县(区)医院成立胸痛中心,推进胸痛救治单元在实现乡镇卫生院全覆盖,打通胸痛救治的第一公里;这是一个彰显格局的地方,认真做好全市胸痛中心质控指导工作,在医院胸痛患者下降的时候,想到的不是得失,而是感到欣慰,因为这是他们一直努力的结果,也是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这里就是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一个为提升全市心梗救治水平,构建防治体系永不止步的地方;一个让患者和家属看到希望、感到放心的地方。
砥砺奋进 一路荣耀加身
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自成立以来,一路荣耀加身。在驻马店医疗界,说起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有人说“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该中心的发展和成就大家有目共睹。
说起胸痛中心的成立,该院胸痛中心质控办副主任杨丽便打开了话匣子。她说,胸痛中心的成立背景源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性和危险性。为了提高胸痛患者的救治效率,降低死亡率,市中心医院于2018年4月成立胸痛中心。当时,成立胸痛中心可谓是举全院之力,整合急诊科、介入手术室、心内科、心外科、呼吸科医疗资源成立多学科协调救治团队。除了组建足够的人才队伍,医院还配备大量的先进设备、仪器,给予硬件支持。
胸痛中心成立后不断进取,2019年4月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成为我市第一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同年12月在胸痛中心建设培训会议长沙站作经验分享。
此后,该院胸痛中心严格按照胸痛中心质控标准,不断改进,荣誉接踵而至。
2020年,该中心居全国胸痛中心质控排名第12位,荣获质控银奖,同年12月在心脏健康关爱计划全国工作推进会上进行经验分享。
2021年,胸痛中心更是表现出色,不仅在全市推广胸痛中心三全模式,注册胸痛救治单元180家,全国排名第二,还让22家卫生院通过胸痛救治单元验收,成功救治急性胸痛患者100多人,获得救治单元优秀推动奖,在第10届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上作胸痛中心随访经验分享。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地级市胸痛中心联盟,杨丽被授予“心血管科普达人”称号、获得心脏健康关爱杰出贡献奖。
2022年,胸痛中心启动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建设,STEMI(心肌梗死)平均DTB(从入院就诊到导管室做急诊介入手术)时间为39.12分钟,河南省排名第二。
2023年,胸痛中心再展雄风,第一、第三季度胸痛中心随访率全国排名第二。同时,我市19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册胸痛救治单元,其中44家通过地级市胸痛救治联盟的验收,全国排名位居第二,同年12月在第12届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上作胸痛救治单元经验分享。
该院胸痛中心以其专业的医疗技术、高效的协同救治能力和持续改进的工作态度,走在了全国前列,5年救 治急性 胸痛患 者 23202 人 ,STEMI最短DTB时间仅8分钟。
医院支持 整合资源强配合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医院的支持,也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和技术的支撑。
该院胸痛中心拥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心内科、急诊科、呼吸科、心外科、介入手术室等相关科室的医生、护士及技术人员,为胸痛患者的救治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团队成员中不乏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家。如丁水印、关玲霞、白保强、杨昕远、王玉东、李新春、刘艳红、刘新锋、丁华永、杨丽等。这些专家涵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诊治领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在硬件设施方面,该中心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如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能够检查血管内壁的情况,为急诊支架的植入提供精准指导。同时,该院还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完成三大中心信息化建设全覆盖,打造有序、连接、高效的“智慧”胸痛救治体系。
该中心通过横向整合多学科,纵向连贯院前、院中、院后工作,显著降低了市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精益求精 优化路径抢救生命
在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这句话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名患者凌晨突发胸痛,120接诊回程途中,通过检查判断为急性心梗,立即将情况发到胸痛中心值班群。二线值班医生与出诊医生及患者家属沟通后,立即启动介入导管室,医疗团队提前到位做好手术准备。患者到院后,1分钟完成签字,5分钟完成造影检查,从进入医院到开通堵塞血管仅用时8分钟。
前不久,一名老年患者突发急性心梗,到院时已超过10个小时(正常心梗抢救时间为120分钟),心肌已大部分坏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急诊科赶紧联系杨丽。
老人这种情况一般会送入重症监护室,但如果不及时开通闭塞的血管,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心源性休克和呼吸衰竭问题。杨丽联系心血管内三科名誉主任丁水印、急诊科主任王玉东、心血管疾病重症医学科(CCU)主任杨昕远、心血管内三科负责人丁华永进行多学科会诊。确定治疗方案后,王玉东立即安排急诊科医生马大威与家属沟通手术方案。最终确认由丁水印和杨丽为老人在主动脉气囊反搏(IABP)和气管插管下行“冠脉造影+球囊扩张术+药物球囊扩张术”。收到通知,介入手术室护士、技师立即做术前准备,急诊科团队携带呼吸机、除颤仪护送患者快速到达介入导管室,杨昕远携带IABP至导管室……
术中,杨丽“一针见血”完成桡动脉穿刺并顺利送入导管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杨昕远也成功穿刺股动脉置入IABP气囊,在IABP的支持下,杨丽迅速完成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三根冠脉闭塞两根,另外一根狭窄80%。杨丽在丁水印的指导下,迅速将导丝通过患者闭塞血管,进行冠脉内溶栓、血栓抽吸,开通闭塞血管,手术历时 25 分钟。患者送入CCU继续治疗,5天后过了危险期,转入心血管内三科病房15天后,恢复良好出院。
这场与死神的赛跑,彰显了该院的应急救治能力,也体现了多学科协作的高效性。
担当使命 构建心梗防治体系
除了锻造自身本领,服务本院患者外,该中心还承担着全市胸痛中心的质控工作。定期组织召开胸痛中心联合例会、质量分析会、典型病例讨论会等,汇报各医院胸痛中心运行情况及质量排名,指出运行过程中需改进的问题,不断优化胸痛救治流程;该院胸痛中心专家团队还深入基层医院进行指导和培训,分析存在问题,并对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流程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医院对急性胸痛的救治能力。
促进胸痛救治单元建设。该院胸痛中心与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其建立规范化的胸痛救治流程。至目前,全市206家乡镇卫生院完成胸痛救治单元注册,处在全国第一位,其中61家已按照国家标准通过验收,平舆县已达到所有乡镇全覆盖。泌阳县马谷田卫生院半年诊断处理心梗8例,经过前期救治后转入上级医院治疗,8名患者治疗效果情况都非常好。
为了增强市民的健康意识,该中心还开展各种科普活动。通过义诊宣传,为市民提供义诊咨询,给予诊疗建议,传授心肺复苏技巧;通过心脏健康关爱群开展科普教育,采用医生在线直播、小视频、医患互动等形式,提升公众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与防治能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急危重病的医疗水平和救治能力。
勇攀高峰 助力健康驻马店建设
“通过医院近五年心梗手术统计情况看,数量逐渐呈下降趋势,虽然来院患者少了,但是院领导和胸痛中心的同仁都感到很欣慰,说明基层救治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是好现象。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挑战病情更复杂、治疗难度更大、治疗风险更高的诊疗技术。”杨丽的这番话彰显了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的格局与担当。
杨丽表示,将持续优化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选派优秀医护人员外出学习,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带回医院,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通过开展内部培训、学术交流、病例讨论等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密切合作,提高公众对胸痛的认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及急救能力,共同推动健康驻马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