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8日
平舆县:党建“双提升”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记者 徐佳瑞 通讯员 李亚超 陈万里
  如何推动后进村实现全面提升?如何为基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县、乡、村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每周三定期开展“四大攻坚日”结对帮扶活动,以党建引领为基层治理、“三园”建设、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是平舆县给出的破题方案。
  近年来,平舆县以“强党建促发展”为核心,创新实施县、乡、村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着力破解基层人居环境脏乱差、矛盾化解难、班子软弱涣散、产业底子薄等问题,该举措成为精准破解乡村发展难题的一剂良方。如今,平舆县在党建引领下,基层党组织活力被充分激发,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为基层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县级领导垂范 头雁领航促发展
  11月21日上午8时,阳城镇刘寨村的王大娘,把孙子送去学校后,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村里的共同富裕加工园,在和老姐妹们的谈笑中,开始上午的箱包加工制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她已是半个熟练工。“一天能挣30多元,对眼下的‘三点一线’生活,我感到非常满意。”王大娘说。
  刘寨村曾是个人居环境脏乱差、矛盾化解难、产业基层弱的后进村,平舆县负责人深入该村了解实际情况、研究党建问题,制定了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针对性措施,先后引进箱包加工厂、板材加工厂、半枝莲深加工特色产业项目3个,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转变,村庄道路变整洁了,矛盾纠纷大幅减少,基层党组织充满活力,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县级领导干部在活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以身作则,带头开展“四大攻坚日”活动,严格按照“一对一”联系帮扶后进村的要求,深入基层开展“四大攻坚日”活动,协助村“两委”开展问题短板大排查、环境卫生大整治、矛盾纠纷大清零、安全生产大排查。
  一级指导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如今,在党建引领下,平舆县各乡镇(街道)涌起了澎湃的发展浪潮,各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帮扶工作中,形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三级联动”齐发力 同频共振破难题
  为确保县、乡两级干部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四大攻坚日”活动中,平舆县将每周三定为“无会日”。该县结对共建的县直和驻平舆单位充分发挥“助力器”作用,聚焦村(社区)短板,针对问题症结制定有效“良方”并提供支援。在“四大攻坚日”行动中,全县帮扶单位积极到村(社区)开展工作,签订帮扶协议、梳理问题短板、提供帮扶资金、捐赠环境治理工具,成效显著。平舆县委科学统筹,乡村主动作为,县直单位扎实推进,上中下三级密切联动,职能部门与乡、村两级加强沟通配合,为平舆县“1310”总体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人居环境脏乱差、矛盾化解难、班子建设难、群众办事难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薄弱、产业底子薄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党建赋能“三园”产业兴旺富乡村
  平舆县深入实施农村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制定县直帮扶单位、乡镇(街道)、基层党支部“双进双出双考核”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能力素质,真正做到了“选好一个人、配对一班人、带富一群人”。该县职能部门突出党建引领,围绕招商引资、“三园”建设等县委中心工作,结合自身职能作用和工作优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村(社区)发展瓶颈问题。帮扶村(社区)着重抓好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建设,该县206个结对共建单位均与帮扶的村(社区)签订了帮扶协议,引导村(社区)积极培育“一村一品”,做好“土特产”文章,实现强村富民。
  目前,该县已整合203个村级帮扶车间和336家藤编外协加工点、5380家农户加工点,建成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578个,入驻各类企业512家,带动近7万名群众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