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旭渝 通讯员 王树恒
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前哨站,基层人民法庭肩负着推动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责任。近年来,正阳县人民法院真阳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贴近基层的优势,加强工作联动,不断健全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做实“抓前端、治未病”,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绘就一幅契合群众法治需求的基层治理新“枫”景。
把好源头 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真阳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人民法庭工作与基层治理体系的有机契合点,注重发挥专业优势,强化与地方党委、政府联动,创新完善工作模式,主动融入辖区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基层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和“三源共治”。主动向辖区党委、政府
汇报诉源治理工作,并将辖区民事纠纷特征、综治矛盾纠纷特点及发展态势、审判案件中不稳定因素及法庭案件审理、多元解纷、“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三源治理”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报,为乡镇依法行政建言献策。同时,对于案件数量、案件多发类型、各村诉讼情况、社会治理隐患进行通报,并提出有效的司法建议。
多元解纷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做实“抓前端、治未病”,积极推进人民法庭以司法裁判为主向注重诉前化解转变、由单纯办案为主向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转变。深入推进“法官说法”、员额法官进网格等,开启多元解纷模式,积极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配合,充分整合调解力量,创立“一庭两所一会”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即“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村民委员会”的基层解纷单元,改变人民法庭单兵作战局面,融合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打破了部门壁垒和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了调解工作的无缝对接和高效协同。与县司法局协同建立“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解纷模式,强化府院联动协同,实现矛盾纠纷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当庭裁决。同时,利用法律咨询、发放法律宣传手册和书籍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传播法治理念;与企业对接,定期走访提供法律指导,根据企业需求“清单”,开具法律服务“处方”,助力经济发展,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
延伸职能 绘就良法善治“和谐图”
真阳人民法庭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便民、利民、为民的司法服务理念,创新工作举措,扩展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充分运用云上法庭、多元调解小程序等科技手段审调案件、化解矛盾纠纷,全力提升司法效能。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该案原、被告均为聋哑人,面对聋哑人的特殊需求,真阳人民法庭积极在人性化服务上下功夫,创新办案思路,因人因案施策,通过人民法院线上调解平台、建立微信群、引入专业手语翻译人员,为双方当事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最终实现案结事了。
“我们将全面落实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工作原则,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人民法庭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发力,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绘就新时代人民法庭新‘枫’景。”真阳人民法庭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