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李 璞
生态宜居之城。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
休闲民宿。
麦浪滚滚。
庆祝丰收节。
老乐山风光。
薄山湖晚霞。 确山,一片古老的土地,厚重的文化,说不完
源远流长的故事;确山,一片醉人的土地,美丽的风
光,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宾客;确山,一片神奇的土
地,悠久的历史,诉不尽革命年代的战火硝烟;确山,
一片崛起的土地,打开的山门,展示着独具魅力的神
韵与风采……这就是确山,一片活力四射的红土地,
一颗镶嵌在豫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
近年来,确山县委、县政府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契机,立足实际,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全域旅游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确山县在文旅产业发展上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做足做好全域旅游这篇大文章,秀美确山声名鹊起、呼之欲出。
物华天宝 发展旅游得天独厚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自古就有“中原之腹
地、豫鄂之咽喉”之称。确山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大别山革命
老区发展振兴规划”区内县。确山县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是
豫南重要的旅游观光胜地,境内薄山湖风景区不仅是驻马店水源
地保护区,还是《西游记》《长征》和《战将韩先楚》等影视作品的外
景拍摄地,自古以来就有“天下秀水一湖收”的佳话;境内老乐山风
景区是国家级4A级景区,是一座生态家园,堪称最佳养生人居胜
地。老乐山又是一座道教圣山,亦为道家福地。
确山县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灿烂,红色文化独具特色。
确山是革命老区,境内的竹沟镇被誉为“小延安”,抗战时期是中
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等一大
批革命家在这里战斗过、工作过;确山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抗疫人民英雄张定宇的故乡。
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是国家4A级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建立较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始建于1956年,馆名由周恩来总理题写。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始建于1958年,占地188亩,由张爱萍题写园名;竹沟革命纪念碑1986年动工修建,1987年4月落成,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碑名。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纪念馆位于河南省确山县盘龙镇建设街,占地面积近1.8万平方米,是为纪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下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而建,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
基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确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文化产业独树一帜,全国文化先进县
名不虚传。
确山“打铁花”是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享誉海内外。确
山打铁花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千年古刹北泉寺始建于北齐年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
史,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也是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殉节地。八卦池
东边的三间偏殿至今保存完好,它就是人们敬仰的颜鲁公祠,相
传北泉寺就是这位爱国老臣被囚、持节不屈、殉国遇难的地方。
祠内立有颜真卿的雕像,他生前亲书的“山中天”三个大字镶嵌
在祠堂门的横额上。
小提琴是确山对外开放的又一张新名片,人民日报、新
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次进行专题报道。确山提琴产品
涵盖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大贝司及琴盒等配件,产品
超过30个系列、400多种型号,占据全国提琴总产量的
40%,在中高档提琴上更是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年出
口创汇千万美元。以确山提琴为代表的河南提琴在国际
制琴界已成为响当当的品牌,确山提琴为世界奏出了
“中国好声音”。
多管齐下 文旅产业如火如荼
确山县在文旅产业发展上多管齐下、城乡联动、多措并举,做足做好全域旅游这篇大文章,秀美确山声名鹊起、呼之欲出。
在精心培育上下功夫,增强确山县文旅产业引领力。确山县先后邀请山东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修订完善了《确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邀请九鼎德盛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制定了《确山县全域旅游发展及乡村旅游区域规划》、邀请尚智中国公司制定了《竹沟镇旅游环线规划》。确山县先后出台了《确山县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县的实施意见》《确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山县旅游发展工作奖惩办法及考评细则》等文件。近三年来,确山县投入资金17亿元,修建了老乐山旅游快速通道、翡翠画廊乡村旅游带、景区景点串并联道路等旅游道路。2021年,总投资4.43亿元打造竹沟红色教育基地,投资0.9亿元建设新型文
旅商业消费集聚区。
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增强确山县文旅产业影响力。确山县委、县政府把培育、推介文旅产业品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来抓,先后开发了确山板栗、确山夏枯草、确山黑猪、确山留庄大米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及确山瓦岗红薯、瓦岗西瓜、朗陵罐酒、胳膊牛肉、薄山湖松针鱼、四孩香菇、食用菌、艾草制品等特色旅游商品。确山县在重点打造确山迎宾馆等4家酒店创星提级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民宿品质。确山县不仅积极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原(鹤壁)文博会对外推介确山旅游特色,还结合当地特色产品举办板栗节、西瓜
节、红薯节、小龙虾节、稻田艺术节等节庆活动,营造旅游氛围。
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增强文旅产业凝聚力。近年来,确山县走“以红为主、以绿为辅,红绿结合、披红戴绿”的发展路子,坚持红绿融合发展。在竹沟红色小镇规划建设了“提琴小镇”和老乐山景区,建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山打铁花表演基地,植入文化元素,把小提琴生产、小提琴教学、小题琴演奏、小提琴销售和打铁花表演与旅游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以“旅游+”为理念,推动旅游扶贫与电商、旅游扶贫与农业、旅游扶贫与农特产品的融合;建成了融电商产业园、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购物中心于一体的“旅游+”示范区,实现了旅游相关业态的有机结合,实现抱团发展。
破茧成蝶 全域旅游振翅欲飞
确山以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红色文化为核心、自然山水为特色、乡村文化为底蕴,紧紧围绕“一山一水一精神”,深度叫响“自由山水·慢养确山”文化旅游名片,在“红土地”上做起了“绿文章”。
确山县先后投入10多亿元用于改善旅游道路及景区软硬件设施。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旅游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A级景区创建、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创建奖励。确山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主线,着力发展一批休闲农庄、美丽村落、自驾游营地等旅游产品,同时积极开展星级农家宾馆评定,发展农家宾馆200多家,创建星级农家宾馆33家,其
中5家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金牌农家乐”。
目前,梦里水乡常庄村、千年龄农耕文化园、彩云谷天然大峡谷、云上村庄黄石头庄、翡翠画廊天目山、千年风情板栗园、竹沟芍药种植基地、刘店金丝皇菊种植基地、土门水杉林、乐山乐水乐中民宿等已形成品牌,它们和老乐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竹沟红色旅游景区等相映生辉,在全县区域内形成了有景、有
花、有果、有吃、有住、有玩、有学的大旅游格局。
全域旅游不仅叫响了确山的好山水、好风光,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据介绍,去年以来,确山县入境游客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6亿元。目前,全县有7万多人从事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旅游带贫人口
5000多人,旅游业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洒一片汗水,见一片绿荫。确山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河南省旅游标准
化示范县”和“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