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5日
确山:“三个强化”促提升 平安建设谱新篇
本报记者 张新义 熊国森
雷霆出击。

重温入党誓词。

整装待发。

研究案情。

锻造一流队伍。

深入调查。

  今年以来,确山县始终把平安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决履行维护安全稳定重大责任,牢牢守住“五个不发生”工作底线,着力解决引发矛盾纠纷和影响预防化解成效的体制机制问题,巩固提升了防控体系建设,夯实了基层基础,加强了特殊人群及保安服务业管理,深入开展“星级”创建活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平安确山、法治确山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强化基础建设 筑牢平安根基
  夯实阵地建设。县财政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52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县级综治中心综合大楼,与县信访接待大厅一体办公,在规定的“四中心四室”基础上,增设了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专项调解室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专人调解室。镇、村两级综治中心严格按照“六有”标准全部实现规范化建设。县、镇、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全部完成换届备案,并实现业务知识培训全覆盖。
  做实调解网络。依托“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黄帅的丰富调解经验,推广运用“五四三”(即五步调解、四心并用、三调融合)调解工作法,建成县、镇“黄帅调解团队”14支150多人,成立“老陶调解工作室”“开明调解工作室”“向阳花帮帮团”“五色小组”“组委会+”等“一镇一品”多元化调解平台,化解矛盾纠纷1300多起。
  抓实“三源”共治。充分发挥公安、法院、信访、司法等部门职能作用,分系统分领域谋划源头治理举措,分条线指导基层所(站)收集案源、分析案情、化解矛盾,每日推送“三源”案件;各镇(街道)积极统筹各方调解资源,健全甄别、交办、调处、回访全流程工作机制,形成工作闭环;县司法局加强业务指导,各司法所承上启下,形成工作合力。目前,全县共接收“三源”案件421件,调解成功341件,调成率81%;排查化解婚姻家庭、邻里、山林土地三类矛盾纠纷13起,防止发生“民转刑”案件2起。
  强化履职担当 维护大局稳定
  严防治安风险。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充分发挥“一村一警”优势,全面规范火车站、客运站等重点部位,医院、学校等重点场所周边治安乱点,发现整改治安隐患180多处。今年以来,全县共立刑事案件数同比下降13.9%、治安案件数同比下降12.5%。
  严防社会风险。深入开展“六防六促”、安全稳定“四大活动”,全面排查化解非法集资、问题楼盘、医疗、婚恋等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矛盾纠纷1958起(件),办结非法集资案件4起,为993名劳动者追回工资744.67万元,结案率100%。
  严防公共风险。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下发整改通知书16份,排查整改生产安全隐患563个、消防安全隐患680个,全县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持续开展“平安交通”建设工作,拆除非公路标志牌258块,清理路面障碍物1600多处,查处涉路施工违法案件9起,清除占道经营37处,安装道路警示桩、黄闪灯、路口标志标牌4645个,有效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严防网络风险。严格落实“三同步”工作机制,及时正面转发、评论4万多条,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各类网络违法违规信息11.7万多条,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480多人,摧毁犯罪团伙11个,国家反诈中心APP和“金钟罩”万人注册数均动态位居全市九县第一。
  强化队伍建设 锻造政法铁军
  建一流队伍。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举办政法大讲堂2期200人次、政治轮训3轮500人次,开办镇(街道)政法委员、政法综治干部等培训班8期,全面提升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政治素养及业务水平。
  育一流作风。组织开展全县政法优秀干警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广泛宣传因公牺牲公安民警孔琳等典型事迹,进一步树立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
  创一流业绩。县人民法院结案用时、执行完毕率、执行到位率等核心指标均排名全市第一,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县人民检察院荣获全省“两打”专项行动表现突出集体;县公安局经侦、交警等工作居全市先进位次;司法部、省司法厅等有关领导相继到县调研人民调解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确山县在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平安建设基层基础观摩活动中,获得分组第二名;在第二季度全市“三源”共治“三调”对接工作调研中,获得座谈访谈和实地查看“双组”第一名;分别在全市“三零”创建推进会、“三源”共治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中央电视台《平安中国》栏目对确山县平安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