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5日
确山:心系群众办实事关注民生促发展
    公路四通八达。

    接受心灵洗礼。

    载歌载舞庆盛世。

    招聘会上显身手。

    安度休闲时光。

    “四好农村路”一景。

  本报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李 璞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去年以来,确山县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精准发力、定向施策,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清风劲吹廉洁文化次第盛开春风拂面


  确山县坚持守正创新,强化思想引领,深挖地域特色,擦亮廉洁品牌,加强廉洁文化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发挥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崇廉尚俭、戒贪戒腐的价值理念,推动形成海晏河清的社会环境、廉洁奉公的社会风尚。
  统筹推进,廉洁文化的工作布局越谋越实。确山县纪委监委及时制订《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县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并根据方案细化了18条具体工作措施,以“红廉确山”为主题、以“五项工程”为载体,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激励、凝聚、导向和约束作用。督促全县各级党委(党组)认真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夯实思想理论基础。该县通过完善工作规划、强化制度落实,联合组织、宣传、教育、文广旅、妇联等部门形成合力,建立了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一盘棋”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全县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
  拓展阵地,崇德尚廉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确山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廉政教育基地1个、市级廉政教育基地1个、村级廉政教育基地2个。深入挖掘本土蕴含的红廉文化资源,依托竹沟革命纪念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石滚河孤山冲革命旧址、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等,深入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在弘扬红色基因中把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在市民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布置廉政教育展区,加快建设县级廉政教育基地,在全县13个镇(街道)设立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展厅、201个村(社区)设置以案促改警示曝光区,高标准打造刘店镇微腐败警示教育基地及双河镇金沟村廉政教育基地、留庄镇大赵楼村红色廉政教育中心。
  多元融入,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越搭越稳。为提升廉洁教育的实效性,确山县把廉洁教育工作贯穿日常监督全过程,推动关口前移,通过日常监督、抓早抓小,为党员干部上好廉洁教育实践课。该县还把廉洁文化教育寓于文化创作中,举行《确山县红色故事汇》展览,拍摄《打卡竹沟革命纪念馆》《冲里来了彭雪枫》等短视频、编创《抗战路上》《永远的守望》等红色小品、创作《我骄傲的竹沟》《我是靖宇故里志愿者》等部文艺作品,走进干部群众演出,让廉洁文化在干部群众中形成共鸣、深入人心。
  教育引导,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越筑越牢。为切实提升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确山县坚持分层分类、精准滴灌,聚焦重点人员和重点岗位,抓好同类同级警示教育,结合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粮食购销、乡村振兴、非法采砂采矿、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等重点领域以案促改工作,指导相关单位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深刻学习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真正做到以案促教、促改、促治。注重将案例资源转化为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的实际成效,根据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过常态化印发典型案例通报、编印《典型案例汇编》等方式,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确山县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民生工程从“政府配餐”向“群众点菜”、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实行民众参与、民众监督、民主决策,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全县上下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路”并进 道路通畅带来乡村百业兴旺


  确 山 县农村 公路总 里 程1518公里,辖区所有行政村、自然村公路通达率100%,全县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线,国、省道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道为干道,村道为支脉,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全县农村公路实现从量到质、从有向优转变。
  打造便利畅通“产业路”。结合确山平原、丘陵、山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点,鼓励农户在“四好农村路”沿线发展香菇、西瓜、红薯、夏枯草等特色种植,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特色采摘农业,为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提供重要交通保障。培育了一批养鸡、养猪和种植西瓜、苹果、黄桃等养殖种植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同时借助便利的农村公路和互联网平台,建立了覆盖县、乡、村的物流网络,发展电商物流、快递企业200多家,邮政、快递遍布城乡,农产品进城、城乡交流更加便捷。
  打造生态亮丽“旅游路”。为提升道路形象、服务旅游发展、满足群众旅游需求,围绕确山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建设休闲健康经济带,重点打造了竹沟环湖路、常庄沿河路、乐山景观路、淮河湿地公园路等精品旅游道路,建设农村公路驿站5个,为过往行人提供乘车、候车、餐饮、休息等服务,有力助推了辖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竹沟鲍棚、瓦岗常庄、石滚河孤山冲等驿站节点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打造精准乡村“致富路”。2016年以来,确山县先后投入10.2亿元高标准完成全县81个村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所有乡村全部通车、通路、通邮。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中,确山县还为群众提供了一批公益岗位,助力群众增收。
 

建管并重 宜居城市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近年来,确山县以新理念引领城建工作,高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明显提高。巩固了国家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
  空间规划日趋合理。目前,确山县中心城区开发边界面积试划39.5平方公里,深化优化城区布局方案,确定了“两心、两轴、四点、四片”的城镇发展格局。产业集聚区面积15.82平方公里。特色商业区规划占地1.64平方公里,定位于确山,辐射驻马店城市组团南部区域性商业活动中心。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中心城区形成了“一绕城、三联通、五纵五横”的路网格局。盘龙山公园、三里河景观文化公园、高铁带状公园建成并对群众开放,工人文化宫、信访接待中心、市民中心建成投用。县城自来水普及率99%;建成天然气供气管网135公里,县城管网覆盖率在97%以上;县城集中供热已建成蒸汽管网14公里、换热首站1座、二级换热站6座,县城主次干道交叉口交通信号灯和电子警察实现全覆盖。
  城市治理效果显著。在容易造成拥堵的路段开展“施划停车位,便民行”行动,施划停车位1000多个;加强工地扬尘治理、餐饮油烟管理和渣土运输管理;今年加强教育设施建设,新建占地306亩、108个班的新区高中投入使用,第五初级中学、第七小学、博世学校、亿达学校、县直幼儿园等一批中小学校建成使用,基本解决了入学难问题;加快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占地50亩的县中医院已建成使用,占地368亩的新区中心医院即将竣工,就医难问题得到缓解。
  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结合大型绿地因地制宜建设足球场8个,体育健身和文化休闲设施15处。2023年,确山县建成区绿地面积874.91公顷,绿地率38.04%;县城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面积的15.23%。积极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再生水利用率达18%,绿色社区创建已验收达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