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3日
市农技和气象专家提醒农户
适时收获 确保颗粒归仓
  本报讯(记者 陈 司)眼下,我市大部分秋作物进入生长发育后期,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农业生产,记者分别采访了市农技和气象部门专家。
  市农业技术推广和植物保护检疫站专家张风影告诉记者,目前,我市绝大部分地块的玉米处于完熟期、大豆处于鼓粒期、水稻处于灌浆期、花生处于饱果期、红薯处于膨大期,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适时晚收是一项不增加投入又能提高秋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最有效措施,因此,提醒广大农户一定要在各秋作物完熟后进行适时收获。其中,玉米应在乳线消失(苞叶变干7天~10天)后进行收获;大豆应在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籽粒变硬摇动有响声后进行收获;水稻应在全田95%的谷粒和枝梗呈金黄色、稻穗上部三分之一枝梗干枯时收获;红薯应在初霜前收获完毕,一般地块可在不影响下茬作物播种且使薯块不受冻害时进行收获;花生要在荚果饱满、果壳网纹清晰时进行收获,改变早收的不良习惯,保证我市秋作物丰产丰收。
  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房稳静在接受采访时提醒,未来15天,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有利于秋作物的成熟和入仓。但期间有阵性降水天气,会对已收获秋作物的晾晒带来干扰。总体降水仍偏少,部分地块仍会有农田干旱或加重,不利于晚熟秋作物提高产量。为此,提出以下生产建议:部分早熟的玉米等秋作物,要趁晴好天气时机抓紧时间收获、晾晒和入仓。晾晒期间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阵性降水天气的提前防御。晚熟地块的秋作物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防治、适当采取灌溉或喷施抗旱剂等措施提高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