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8日
深化民生领域改革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四
  

本报评论员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深化民生领域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严格落实国家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收入源于劳动,劳动需要技能。要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擦亮“职在天中”“职等你来”服务品牌,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总之,要形成促进收入增长和充分就业的良好机制,并为之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要加强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年金制度覆盖面,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要做实基本医疗保障市级统筹,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医保基金监管制度机制。要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社会救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实现生活幸福和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始终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和执政追求。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要建立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系统,加快形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公共卫生服务新模式。要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良性互动的医疗卫生体系。要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深化便民就医服务系列举措。要健全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驻马店基地发展机制,完善中医药创新发展和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加快中医药强市建设。
  当前,我们面临着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要做好“生”的工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要做好“育”的工作,落实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支持用人单位举办托育、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推动支持托育机构良性发展政策落地见效。要做好“老”的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就业岗位,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确保老年人既能够发挥余热,又能够安度晚年。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医教保等方面的问题,就是为了人民,就是增进民生福祉。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能凝聚起民心。凝聚起民心,我们发展的力量才会更加强大。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协力,克服困难,不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全市人民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