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永奇 通讯员 白贺阳)近段时间以来,上蔡县充分挖掘“地摊经济”潜能,给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和多样化的生活服务,创新地摊经营管理模式,在蔡都、重阳、卧龙、芦岗4个街道建立4个大型地摊集中经营带,采用“集中管理+多方联动+固定经营”管理模式,将流动摊位固定化,凝聚整合形成商业规模。
每当夜幕降临,蔡都街道大型地摊集中经营带便开始热闹起来。五颜六色的招牌,五花八门的各地美食及小玩具、首饰、鲜花等,为夜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近日,记者边走边逛,发现蔡都街道大型地摊集中经营带内产品种类十分丰富,美食、鲜花、饰品、文创产品等琳琅满目。其中,制作漆扇、儿童DIY彩绘、人脸彩绘等互动性强的项目最为火爆。
“我来做美甲,儿子喜欢玩蹦蹦床,女儿喜欢彩绘,不到50元就能满足每个人,我觉得很划算。”城区居民王佳颖高兴地说,把地摊集中在一起经营的做法太棒了。吃的、玩的、用的很集中,性价比也高,能同时满足很多人的需求。
靠着品类丰富、服务性强、性价比高等特点,大型地摊集中经营带凝聚起强大的商业合力和竞争力,也丰富了居民的夜生活。据统计,4个大型地摊集中经营带在周末高峰期人流量可达4000人,烧烤、卤味等美食类的摊位一晚上的收入为500~1000元。一些贩卖日常用品的摊位一晚上也能挣100~300元。
“我一晚上的收入是100~300元,平均每个月净赚4000元左右。”蔡都街道居民王浩然说,自己现在每个月的收入比以前流动售卖时多20%左右。他卖卤鸭货,老婆在旁边卖头花、发簪等饰品。夫妻俩平均每个月收入7000元左右。“对于这个收入我们已经很满意了。”王浩然开心地说。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大型地摊集中经营带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上蔡县多措并举,高标准进行打造。在经营方面,搭建灯带群,建设地标建筑,打造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打卡点;在管理方面,成立由工商、交警、卫生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定期对摊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食品卫生安全检查等;在服务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为商户快速办理营业执照、健康证等;在卫生方面,增设垃圾桶,增加垃圾处理频次,确保整个经营区域环境干净整洁;在资金扶持方面,为大学生摊主提供“零利息”创业贷款,鼓励有想法的年轻人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价值……
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上蔡县进一步激发“地摊经济”活力。目前,上蔡县4个大型地摊集中经营带火爆异常,地摊数量4000多个,带动近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