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队列训练,锻造过硬作风。
监督服务并重,助企向“绿”而行。
生态环境美,鸟儿乐栖息。
青山滴翠,碧水泛波。
近年来,泌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持续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生态安全、人水和谐目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该县铜山湖、泌阳河城区段被命名河南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该县先后获得省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称号。
有这样一组数据:2023年,泌阳县PM2.5年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居全市第一位;PM10年均浓度63微克/立方米,居全市第三位;优良天数为308天,居全市第一位;臭氧8小时148微克/立方米,居全市第一位。该县连续4年实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达标,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呈稳中向好态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如今的泌阳县,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不仅是群众的共同感受,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蓝天常驻,空气常新,已成为该县新常态。
创新工作机制 强化大气管控
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该县建立责任清单机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做到每项任务具体到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建立协作联动机制。该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全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上下联动和横向协同,全面落实“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工作要求。建立研判预警管控机制。坚持每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联合会商,对可能出现的污染过程,及时发布污染预警提示,相关部门和属地及时响应并部署落实污染天气管控。
认真排查溯源 开展源头治理
市生态环境局泌阳分局认真开展乡镇断面水质月监测,坚持源头管控、分段管控,密切关注水质变化。针对沿河流域左右岸1000米范围内村庄、集镇的生活污水、农业种植、畜禽养殖、排污口、污水沟渠等,进行全面排查登记,制订整治方案,加强治理管控。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黑臭水体整治为抓手,加快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污水整治等工程建设,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投资1.29亿元建设泌阳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第二污水处理厂原厂区升级改造及二期扩建项目,污水日总处理能力由5万吨提高到7万吨,实现污水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双提升”。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投资3.15亿元建设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推进垃圾分类。配套建设垃圾中转站34座,日处理量600吨。
为确保泌阳河及涧岭店出境断面水质安全,进一步加强泌阳河跨流域联防联控综合行政执法,6月20日,泌阳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与南阳市唐河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签订《关于泌阳县、唐河县污染防治联防联控综合行政执法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效能和业务水平,更好维护泌阳河跨界流域群众的环境权益。
如今的泌阳河,水生态系统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河道两岸旧貌换新颜,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已发现国家I级保护鸟类4种、Ⅱ级保护鸟类22种,鱼类6目11科。
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运维管理
为加快构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体系,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该分局组织环境监察、监测人员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现场提水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完善整改措施,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同时,该分局积极探索“县级政府主导+第三方专业公司运维+生态环境部门环境监管”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机制,聘请第三方专业环保公司,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升级改造和检修,并负责各乡镇污水处理站的运行管理。强化运维工作监管,落实第三方专业环保公司主体责任。建立运维台账,保证乡镇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
强化监管执法 优化营商环境
磨砺精兵,打造铁军。该分局每天上午开展半个小时集中队列训练活动,强化作风建设,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整体素质。通过训练,进一步增强了执法人员纪律意识和作风养成,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形象良好的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泌阳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被评为全省唯一县级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单位。同年,又荣获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称号。
该分局执法人员持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职责,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严重违法行为,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偷排偷放、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污等恶意违法行为。综合运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措施,及时纠正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
面对严峻的矿山生态修复任务,该分局实行先控制危害后合理利用,梯次推进,实现了从“废弃矿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绿色蝶变,在实践中创新总结了“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的“三同时”治理新模式,在治理修复实践中坚持走生态绿色产业化治理道路,探索了“生态+园区”路径,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融合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豫南矿山生态修复的典型示范。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该分局不断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对全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多方掌握项目信息,督促项目建设单位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各项规定。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该分局开展生态环境执法严格执行进入工业园区有关规定,落实好备案审批制度,突出执法帮扶和无打扰执法,为企业排忧解难,保障县城经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 凝聚环保合力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该分局把党建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牢。强化学习教育,加强政治建设抓党建。强化责任意识,以上率下抓党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固本抓党建。强化活动开展,务实创新抓党建。以高质量党建助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该分局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分局党组与班子成员、各中层部门负责人签订廉政建设承诺书,强化以身作则、廉洁从政,不断增强廉政自律意识。该分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分别围绕“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开展集中学习,采取个人自学、集体研讨、总结发言“三段式”方式深入学习研讨。开展警示学习教育。每周一下午全体党员集中观看警示教育视频,增强廉政意识、法治意识,塑造环保“尖兵”的良好形象。
责任在肩,砥砺前行。该分局负责人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重要的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市生态环境局泌阳分局将深入推进空气质量改善、水污染防治提升、土壤污染防治提升“三大行动”,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精准管控能力。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治理,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深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抓好重点河流污染防治。加强固废和危化品管理,积极创建无废城市,共建绿色低碳家园。
组 稿 薛顺启 苟 军
版式设计 王 崇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