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08日
东和店镇:党建“双提升”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本报记者 徐佳瑞 通讯员 李 潭
  近年来,平舆县东和店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三园、强工业”工作部署,以农村党建三级联动能力素质“双提升”工程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乡村振兴产业开花结果,奏响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协奏曲”。

  奏响人居环境整治“前奏曲”,美了村容村貌

  对于东和店镇的群众而言,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获得感实实在在。“镇上、村上这么多人都在忙着搞卫生,我也跟大家一起打扫卫生,环境搞好了,自己看着也高兴。”7月28日,东和店镇前楼村委小孙庄村民张胜利边打扫着卫生边乐呵呵地说。
  东和店镇将创建“五星”支部与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深度融合,形成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氛围。同时,该镇也定期组织人居环境整治观摩活动,以此激发各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主动性。
  作为“四美乡村”示范村,该镇董庄村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自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通过“三捐”工程,募集村级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为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物质保障。“优美的居住环境是最能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抓手,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以身示范引导群众自发进行人居环境整治。”董庄村党支部书记朱安全说。
  自全县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以来,东和店镇积极行动,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方式,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往实处抓、往细处做,助推人居环境净起来、美丽乡村亮起来,着力打造环境整洁、宜居宜业的舒适乡村。
  据了解,东和店镇被评为市级特色乡镇,目前建成“和美乡村”5个,分别为小吴村、东和店社区、董庄村、张赵村、宁庄村。

  奏响“三园”建设“进行曲”,富了群众口袋

  裁剪、封边、缝纫、熨烫、包装……在东和店镇乡村振兴产业园,平舆县迎鑫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熟练地赶制一批睡衣订单产品。
  55岁的韩秀花一边检查,一边穿线、拉线、剪线。休息间隙,她开心地说:“年纪大了,出去进厂打工也不行了。现在家门口就有厂子,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厂里还管饭,干着很舒心。”
  据悉,该公司为30多名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公司生产服装种类20多种,年产量200万件,年产值800万元,主要销往浙江沿海城市。
  在董庄村共同富裕加工园平舆县舒尔雅针织厂内,孙秀梅一聊起现在的工作,脸上就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在家门口的服装加工厂上班,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这些活都不算累,不用出远门,就能增加收入和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东和店镇坚持以全县开展的农村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村“两委”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建设过硬的党支部和村“两委”班子,紧盯共同富裕加工园建设,不断壮大村产业基础,吸纳留守妇女和有劳动意愿的老人就业,实现家门口就业持家两不误,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以党建引领发展,以发展推动党建。我们要求各村党支部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并通过‘保姆式’服务、‘订单式’培训,充分发挥‘三园’增收致富作用,千方百计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东和店镇党委书记郑义说。目前,该镇已建立乡村振兴园3个,共同富裕加工园36个。

  奏响乡村共治“重奏曲”,赢得群众口碑

  “你认为当前村里亟待解决的问题或矛盾是啥?”“你个人有哪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你对村里当前工作和发展有哪些建议和意见……”东和店镇工作人员在宁庄村认真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并认真记录。
  据介绍,东和店镇组织“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走访活动,详细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走访调查,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10件,及时解决201件,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有问题找政府解决,政府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里的自来水管坏了,没办法使用,我就给镇政府打电话反映,没想到镇里当天就安排人进行了维修。”东和店社区居民闫文峰说。
  东和店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同时,充分发挥民调委员会作用,聘请村里党性强威望高的老党员、退休教师等,充实到民调委员会中,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老百姓家门口,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民生实事要实实在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今后将会紧紧围绕县委‘1310’总体发展思路继续发力,推动各项惠民利民措施落地,书写乡村振兴东和店答卷。”郑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