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9日
呵护生态“颜值”书写绿色“答卷”

 水清树绿鸟儿飞。


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凝聚绿色发展共识。


排查隐患,确保环境安全。


 生态更美丽,城市更宜居。

  蓝天、碧水、净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3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西平分局在西平县委、县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环境管理为抓手,以环保执法为手段,深入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促使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至7月1日,全县PM2.5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PM10平均浓度7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9%。国控杨庄断面、省控五沟营断面地表水质量上半年达到Ⅲ类水质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
  打好防治“组合拳”共享蓝天白云
  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该分局加快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积极推进西平县塑料包装产业园入驻企业提标治理,园区企业全部改用高效“RCO”催化燃烧治理工艺。严格环境准入标准。严把“两高”项目审批关,对“两高”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全面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办理排污许可企业105家,其中纳入重点管理的23家、简化管理82家。
  深入调整能源结构。该分局实施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西平县华业陶瓷有限公司已完成清洁能源替代。持续推进清洁取暖“双替代”改造。以乡镇为单元,整体推进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该县乡镇均安装了天然气管网,入户入村工程积极推进。深入开展散煤污染治理。重新划定了“禁煤区”范围,对已取缔的23家散煤点“一对一”排查,实现“禁煤区”内散煤(含洁净型煤)“清零”目标。
  持续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该分局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该县人民公园集中式公用充电站等已投入运行。全县党政机关、公共机构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达100%,全县城市公交纯电动公交车178台,出租车油改气178台,班线客车新能源替代88辆。
  优化调整用地结构。该分局提升扬尘污染防治水平。加强施工扬尘控制,加大渣土车运输管理。检查渣土运输车400台次、渣土运输工地120次,纠正违规运输行为15起。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800多家餐饮店铺全部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100家大中型餐饮单位纳入了油烟在线监控平台。开展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引导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利用“蓝天卫士”监控平台,发现零星火点及时处置。加强脱壳作业场所扬尘污染治理,全县加装农业防尘装置380多套。
  强化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该分局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对该县两家水泥企业超低排放完成情况开展帮扶指导,对企业生产现场、治污设施运行、门禁管理等有组织排放与无组织控制措施及近期废气监测数据进行现场核查,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改进措施,两家水泥企业和河南华兴纸业有限公司先后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并通过验收。实施工业污染排放深度治理。西平县包装材料产业园、西平县新欣新型墙材有限公司、西平县杰鑫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先后完成了提标治理。西平中慧饲料有限公司、西平县海帝曼农牧有限公司完成了燃气锅炉低氮排放改造。深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对全县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现场检查企业的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及危废处置情况,指导58家企业及时更换了活性炭、光氧灯管等治污设施耗材,确保治理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和污染物达标排放。继续对重点涉气行业企业开展环保绩效提级帮扶,进一步提升企业污染治理水平。
  共筑人水和谐 共护碧水清流
  巩固提升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该分局持续开展县级饮用水水源地和11个农村“千吨万人”及农村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回头看”工作,实施“动态清零”,巩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成果。深入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化管理水平,安装实时视频监控设施56套,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该县县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并在县级网站公开水质监测结果。对农村及11个“千吨万人”水源地实施监测,达标率100%。
  加强污染物源头治理。该分局督促流域内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按照《洪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开展提质增效,确保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对该县产业集聚区15家涉水工业企业开展大排查,分析研判水质,确保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
  持续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该分局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原则,建立入河排污口信息台账,落实“查、测、溯、治”四项要求,梳理问题类型,制定“一口一策”,分类提出整治措施,推进精准施治。完成54个排污口“查、测、溯、治”等相关工作,并将排污口信息录入河南省入河排污口排查系统。
  强化水环境质量监管、监测。该分局制订全县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和环境监测工作方案,定期开展县级饮用水水源地、11个农村“千吨万人”及10个乡镇级水源地、小洪河、淤泥河、红澍河等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监测,及时摸清并全面掌握全县水环境质量状况,为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科学治水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坚守一方净土 共建美好未来
  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预防。该分局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加强了对涉镉等重金属企业的督导管理,防止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而非法排污。强化在产企业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动态更新了2024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督促企业实施了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制订了2024年环境监测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监测。
  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该分局积极推进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地块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对11宗地块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编制调查报告,未出现违规出让开发利用地块的现象。积极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配合第三方单位完成了西平县垃圾填埋场的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制订了实施方案。
  科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该分局制订了《西平县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整改方案》,对已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排查,建立问题台账。根据问题台账,完善污水处理设施,补齐污水收集管网短板,力争实现该县乡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目标。扎实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对列入国家级的农村黑臭水体进行现场核实,现场校准经纬度、现场拍照,上传全国农村黑臭水体监管平台。开展已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回头看”行动,对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保障水体长治久清。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通过建设污水管网和集体“大三格”化粪池、整治小微水体、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等行动,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更需努力。该分局负责人表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战役。西平分局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厚植绿色发展底蕴,坚持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组 稿 薛顺启 肖新会
  版式设计 王 崇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