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席虎成 通讯员 林娅琪)7月15日,在汝南县张楼镇河北居委会藤编厂生产车间,10多名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制作藤椅。
正在盘线的盛银芳是姚湾村村民,她在藤编厂工作3年了,对藤椅编织的每道工序都十分了解,是大家熟知的老师傅。“在这里干活没有年龄限制,操作简单好上手。我们都是现学现干,有空就来这里干计件工,既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又可以贴补家用。”盛银芳一边编藤条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像盛银芳一样在藤编厂工作的村民还有许多,靠着这门手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让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也让自己生活的底气和自信越来越足。“工厂经济效益不错,有固定订单,年收入稳定在30万元左右。”该藤编厂负责人说,“目前,厂里有20多名工人,大多是附近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妇女,偶尔有一些年轻人打暑假工,就业人员很灵活。”
手指间诞生的藤编工艺品,不仅让一家小微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站稳了脚跟,而且让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广阔、大有可为。至目前,张楼镇发展引进中小微企业30多家,主要有箱包制作、板材加工、麻绳编制、灯笼加工等产业,吸纳带动3000多名村民稳定就业。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近年来,汝南县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落地扎根,积极引导各乡镇(街道)发展服饰、箱包、鞋、板材等加工企业,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壮大乡村富民企业,照亮乡村振兴致富路。目前,已培育60个新型农村集体示范村,累计建成乡村车间270个,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有143个,实现了全县农村所有行政村(社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