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席虎成)流云飞月轻盈柔美、花鸟虫鱼惟妙惟肖、风景人物栩栩如生……近日,在汝南县袁月英麦草画工艺品有限公司看到,各种精致立体的艺术作品整齐排列,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
“运用麦秸秆的自然光泽、纹理质地,融入国画、版画、烙画、雕刻、刺绣等传统艺术表现技法,制成作品的档次很高,一幅麦草画售价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正在绘画的高德珍说,麦草画以麦秸秆为原料,需经过熏、蒸、漂、刮、推、烫及剪、刻、编、绘等复杂工艺,一点一点粘贴完成。作为非遗技艺,麦草画已有千年历史,被誉为“民间剪贴艺术瑰宝”,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经过多年发展,麦草画变得越来越金贵,同时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一种途径。家住南关新区的王纪田,最初对麦草画一窍不通,在前辈的指导下,她苦心钻研技艺,如今能独立绘制花鸟草虫、山水动物、诗词书法等作品。
“在这里干活时间很自由,既不耽误挣钱,又能照顾家庭、接送孩子。”王纪田说,从当初的学徒变成老师傅,她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很大改观,现在每个月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据了解,为让麦草画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该公司每年都会举办麦草画培训班,并吸纳当地留守妇女、待业人员、低保户和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带领大家走上了一条自食其力、增收致富的阳光大道。
当下,麦草画、根雕、工艺草编、农民画、剪纸等传统技艺在汝南县大街小巷、乡村沃野传承发展,实现了文化发展和经济增长“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