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7日
朱向升 强村富民 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本报记者 张 锟
  一行行绿树掩映着村庄、一排排民房错落有致、一户户庭院整洁美观……近日,记者走进上蔡县和店镇杨寨村,一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展现在眼前。当地群众说:“村里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变化,离不开党的富民好政策,也离不开我们村的好书记。”群众所说的好书记就是和店镇杨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朱向升。
  2021年2月,朱向升上任后,便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群众之忧、排群众之难,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朱向升认为,要想村子发展快,先要改善人居环境。村里人居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村民的身心健康,还是村子文明程度的象征。他自费购置洒水车1辆、铲车1辆、观光车1辆,村里的日常保洁管护达到常态化标准化。同时,又协调爱心人士募集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7万元。乡贤们共捐建健身小游园1座、改造旧坑塘2处、新建健身小广场1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杨寨村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在全镇排名始终居于前列。
  抗旱浇水、趁墒抢种……近日,在上蔡县万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振兴乡村,产业先行。“实现产业兴旺,就得做好整合和融合,把农民聚起来、土地用起来、优势发挥出来,在保证粮食产能的基础上,多在农业产值上下功夫、找突破。”朱向升牵头成立了上蔡县万全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群众土地800多亩,同时吸纳本村50多人就业,帮助群众增收。
  “让村子好起来,让村民富起来”一直是朱向升的目标和心愿。围绕“特色种植、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等新兴业态,使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助力。朱向升带领群众代表到山东、河北、郑州等地学习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引进优质高产“云天花”花生和“郑1307”大豆新品种,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全村增收、村民致富。2024年,合作社实验种植“山农一号”生姜30亩,实验成功后将在全村进行推广,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打造了一张新的名片。
  由于杨寨村地势相对低洼,农田容易出现内涝、积水等情况,朱向升自己出资2万余元买来排水管道,带领党员干部疏通沟渠,使渠相通、水相连,解决了群众的农业生产困难。
  朱向升经常入户走访,了解民情。在得知村民张立成的家庭困难后,朱向升组织爱心人士为其捐款1万元,同时帮助脱贫户及监测户30多人实现就业增收。
  关心教育就是关心未来。朱向升连续四年出资筹办杨寨小学六一文艺会演,10多次深入杨寨小学调研,指导学校工作,规划校园布局,为学校购置桌椅、为幼儿园购置风扇,让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杨寨村先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县六面红旗村”“2023年四星支部”“镇年度工作先进村”等称号。2024年5月,朱向升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
  “今年,我荣获省劳动模范以后,感觉压力更大了、责任更重了,我要继续为群众多做事、做好事,进一步发挥劳模引领示范作用,带领全村在乡村振兴中闯出一片新天地。”朱向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