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席虎成 邓丹华)小车间,大民生。开料、削皮、车线、套帮……近日,记者来到汝南县金铺镇达胜鞋业有限公司,看到各种设备满负荷运转,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赶制订单产品。“我们主要生产女款‘勃肯鞋’,平均每月订单达6000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该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宋朋说,生产车间用工20多人,设有直播间,鞋子主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在市场上极受欢迎。
“出了家门进厂门,顾家赚钱两不误”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写照。在程浩服装厂生产车间,缝纫机作业的声音此起彼伏,工人忙着裁剪、缝纫、熨烫、上扣、整理包装,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该厂负责人介绍,企业生产军训服、棉衣等产品,现有工人80名。其中,棉衣主要销往俄罗斯,目前订单稳定、产销两旺。
正在缝纫袖口的工人吴春艳手脚麻利、操作娴熟。“在这里上班,既不耽误照顾孩子,又不耽误挣钱,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吴春艳告诉记者,她在这家企业工作近4年,对各项流程已相当熟悉,每个月收入4000元左右。
就业车间多点开花、集体经济发展如火如荼,这只是汝南县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如今,全县各乡镇(街道)正凝聚起源源不断的能量,让更多产品走出河南、走向全国,奋力助推新时代的“汝南蝶变”。
走进张楼镇森泰木业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一张张成品板材“哗哗”走下生产线,被整理打包送进仓库。“我们的板材销量很稳定,月销量近8万张。”该公司负责人马同广介绍,企业主要生产阻燃板材,用于工业厂房、医院、宾馆等,畅销湖北、安徽、陕西等地,常年带动120多人就业,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架起了“金桥梁”。
“澳洲淡水龙虾从虾苗生长到商品虾要经过多次蜕壳,对水质、水温等养殖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富池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李小亮正在查看母虾产卵情况。据了解,该公司专注于澳洲淡水龙虾种苗孵化,目前正在扩大室内标准化养殖面积,建成后将达1.5万平方米。“澳洲淡水龙虾生长速度快,从母虾抱卵到长成虾苗一般需要45天。我们培育的虾苗和商品虾供不应求,市场价值可观。”李小亮言语间充满信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汝南县积极鼓励乡村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各乡镇(街道)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服饰、鞋、箱包、板材等加工企业,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更有“钱景”,绘就了一幅产业升级、乡村美丽、农民富足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