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5日
汛期来临 饮水安全知多少
  汛期来临雨量增大,易形成洪涝,洪涝灾害可能会引起饮水水源污染、供水设施及输配水管道系统破坏而造成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质浑浊,感官性状恶化。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全世界 80%的疾病和50%的儿童死亡均与饮用水水质不良有关,饮用不良水质导致的疾病 50多种。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让我们一起进入饮水安全小课堂吧!
  问:生活饮用水有哪些卫生要求?
  答: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应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生活饮用水中不应含有病原微生物;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生活饮用水应消毒处理。
  问:自来水为什么会有氯味?
  答:自来水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消毒处理,用液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消毒是常见的消毒方法。为了保持自来水消毒效果和避免在管网输送到用户过程中有微生物的污染,末梢水中余氯的含量必须要在0.05mg/L以上,所以自来水会带有氯味。自来水加热后,余氯可以完全挥发,所以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问:自来水为什么会发黄?
  答:自来水有发黄现象,很可能是受到了输水管网中铁质水管内壁铁锈的影响或者出现水质污染情况。
  当水中发生微量铁污染时或存在铬、腐殖质的污染时,水体会呈现黄色或棕黄色;当水中发生微量锰污染时,水呈现黄褐色;当水中含有黄土和浊沙时,水体呈现黄色且污浊。
  问:如何去除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呢?
  答:目前去除饮用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两种。
  化学方法即传统的消毒法:加氯法、臭氧法、重金属离子法以及其他氧化剂法等。
  物理消毒方法主要有:机械过滤、加热、紫外线等。
  问:如何保障饮水安全呢?
  答:建议不喝生水,尽量喝烧开的水、瓶装水、净化设备现场制备或桶装水;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缸、桶、盆等盛水器具要经常消毒,消毒后用干净的水冲洗;自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其周围环境,避免水源污染。
  (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科 许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