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思呈
前不久,驻马店市消防救援支队高新区大队东河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刘波在全省消防救援队伍装备革新评比项目中荣获三等奖,这是他继被省消防救援总队评为“先进基层工作者”“驻马店好人”“最美消防员”“最美职工”“驻马店青年五四奖章”“市第十四届青年科技奖”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对于消防员来说,每一次着装出发,都是生与死的考验;每一次警笛骤响,都是血与火的逆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刘波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消防救援事业,在一次次灭火救援战斗中成长,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青春的赞歌。
热血铸忠诚
在驻马店市高新区装置林立的化工园区中,常年驻守着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严谨,有着丰富灭火救援经验的消防救援队伍,这就是驻马店市消防救援支队高新区大队东河路消防救援站。“任务来了,不要提任何条件,干就行了。”这是刘波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扎根基层16年,刘波深知,过硬的业务技能和丰富的火场救援经验就是消防员赖以生存的本领,面对各类灭火救援任务,每名消防员都应当做到将各种装备器材、灾害事故处置规程烂熟于心并熟练运用。为此,他在加强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还注重体能和技能训练。在刘波的带动下,站内全体消防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是刘波在消防救援工作中一直秉持的理念。为了确保各种警情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处置,他经常带领消防员深入辖区重点单位熟悉地形地貌。同时,针对辖区重点场所开展模拟演练,并在演练后组织复盘研讨,固化训练成果。一次抢险救援中,在超过警戒线水位的水库堤坝上,刘波带领大家全副武装,通过扛、背、抬的方式用沙袋堵住决口,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圆满完成了守坝任务,成功营救65名被困群众,将263名群众疏散至安全地带。
热爱搞发明
在长期的消防救援中,刘波发现,传统的三脚架是手动转动卷扬轮将钢丝绳释放或者收起,使用时费时费力,耽误救援时间。“这让我萌生了发明一种方便、快捷、稳定升降工具的想法,可以让受困者尽快脱离险境。”刘波表示。
2021年,刘波在研发的“一种钢丝绳卷扬装置及其应用的救援三脚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后,又先后研发出了“便携式消防清障器”“消防远程控制机械手”两种救援设备,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22年12月的一天,刘波看到一则新闻后心情非常沉重:某栋楼房内发生火灾,两名消防员进入救援时牺牲。他开始思考如何既能成功救人又避免牺牲,并萌生了发明一种“消防远程控制机械手”。搞研发的那段时间,刘波伏案画图纸、四处搜索视频和资料。
坚定的信念加上科学的方法,就会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刘波研发的“消防远程控制机械手”,能够在不进入火场内部的情况下,取出火场内的潜在危险物,如液化气罐等,翻动火灾房屋内的燃烧物并通过水枪进行全方位灭火,在消防员进入火场前提前消除火场内的潜在危险,保障消防员的安全。
热心为群众
“逆火前行救民于水火,迎难而上创新在火线。”这句话是对刘波工作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消防救援站全体消防员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主动与辖区贫困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
2023年6月,在辖区走访时,刘波发现,家住邵李楼的许文文因为家庭原因,从小到大都是爷爷、奶奶抚养,奶奶患有肢体残疾二级,卧病在床不能行动,家庭生活重担都压在年迈的爷爷身上,生活十分不易。在刘波的呼吁下,经大队党委研究,决定开展“蓝焰助学 让梦想不再遥远”爱心捐款活动,每月至少资助许文文600元学费,直至其考上大学。从刘波在同事中倡导捐资助学活动以来,他和同事累计捐款2.7万元。
2021年以来,刘波共参加消防志愿服务活动716次、消防宣传教育活动487次,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并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河南法制报》等媒体报道。
危难中,刘波英勇冲锋、敢为人先;岗位上,刘波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凭着对消防事业的无限热爱,刘波立志永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平安守护者,用忠诚谱写消防员的政治本色,用青春奏响人民卫士的壮丽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