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建光)一方方田畴,一处处村落,一片片碧绿的麦田,一片片灿若烟霞的桃林,洁白如云的梨园,将泌阳县马谷田镇的山山水水点缀得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太漂亮了。”3月29日,马谷田镇河南村一片果园里,种植大户余中德赶着成群的鸡欣赏着眼前处于盛花期的果园说,“感谢现在的好生活,足不出户就能够通过线上的传播效应将这里的美景传递出去,这不,江苏、山东、湖北的游客慕名前来,我们当地的农家乐乐开了花。”
一条条蜿蜒的山间水泥公路,将这里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村落与外界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很多游客从高速驱车前来,徜徉在花海之中,说说笑笑,品尝农家小吃,欣赏田园风光,尽情放飞心情,别提多高兴了。
采访中,几辆旅游大巴停靠在山间路旁,游客在梨树下自拍,及时将眼前的美景通过抖音等平台分发出去,让这里的一草一木通过网络传遍每个角落。“我们等到水果成熟后一定如约前来。”游客们畅想着再一次来到这里品尝自然成熟的水果,走进自然的怀抱,乐享人生、乐享美食。
河南村被称为“国家森林乡村”“河南省人居环境示范村”。这些年来,河南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当地发展林果业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该镇的万亩果园主要生产优质梨、桃、杏、李、柿等水果,有九大系列36个品种,100多万株,年产水果600多万公斤,产值1800万元。其中,万亩果园以优质梨为主,种植优质梨树70多万株,年产量500多万公斤,产值1300多万元。因其所产的优质梨具有醇香、松酥、甘甜等特点,马谷田镇也赢得了“瓢梨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该镇万亩果园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每年的春天,果树盛开的时节,游客络绎不绝,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很多田间地头,犹如集镇一般,各种小吃、工艺品、干果等琳琅满目,当地百姓依靠勤劳的双手,紧盯稍纵即逝的“花果”经济,用真诚与笑脸迎接游客,让他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回,把对当地的美好印象带回各自家乡,将泌阳丰富的旅游资源宣传出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据了解,群众在依托种植果树致富的同时,还利用万亩果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现在,该镇构建了贯穿果园的环形道路,发展农家乐70多家,每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0多万元,推动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当地为配合旅游业旺季的到来,纷纷亮出“看家本领”,3月31日,马谷田镇展示非遗大装表演,从而让文旅融合,让旅游活起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