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琳琳)近日,市博物馆喜迎6枚具有千年历史的展品——泥封,市民祝贺冬将自己收藏的泥封无偿赠给市博物馆。
祝贺冬告诉记者,这6枚泥封是一年前他在辽宁省购买的。当时他看到泥封上有“蔡国之印”几个字,联想到我市的古蔡国,想着可能是当时从古蔡国寄往辽宁的竹简上使用的,就买下来。
“这些泥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应该让更多市民了解这段历史。”祝贺冬说。于是,他决定把这6枚泥封赠送给市博物馆。
据了解,泥封又叫封泥,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历经数千年风雨而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印章是阴文,印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
古籍中封泥一般是用青泥,用以封缄文书、器皿的黏土,实际就是河岸边泥潭中的黏土。这种古人封缄文书、信件、货物时盖有印章的泥团,它始于东周,盛于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