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02日
雨雪天气如何加强小麦田间管理
  □ 朱统泉 陈 杰 金 艳
  近期,我市将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设施农业受灾风险较高,全市需加强防范。
  我市小麦目前正处在越冬期。根据 2024 年 1 月 22日~28日的EOS/MODIS卫星资料,对我市冬小麦长势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全市一类苗比例为64.0%,二类苗比例为31.4%,小麦总体长势良好。此次雨雪及低温过程对小麦影响不大,与设施农业相比是利大于弊。但还是要针对实际加强小麦田间管理,为今年小麦丰产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次雨雪降水有利的方面:一是可以有效补充土壤水分,积雪可以起到对小麦的防寒作用,降低低温对小麦的冻害;二是低温可以有效降低地下害虫对小麦的危害。
  不利的方面:一是麦田低洼的地方造成积雪过多,雪融化后形成渍害影响小麦的生长,造成苗弱和苗黄的现象;二是积雪融化后麦田土壤湿度较大,不利于根系发育;三是麦田土壤湿度大易造成小麦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和土传黄花叶病的发生与发展。
  因地制宜,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专家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第一,加快弱苗管理、科技壮苗。弱苗麦田,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一般追肥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根据天气应趁雨雪早追肥,亩追施尿素5公斤~6公斤和适量的磷酸氢二铵,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亩穗数;第二次,待拔节孕穗期亩追施尿素6公斤~8公斤,以提高穗粒数。
  第二,低洼积雪过多易造成苗弱和苗黄的麦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积雪融化前人工把过多的积雪分散或铲除,或是人工开沟引流不造成渍害。
  第三,及早进行病虫害防治。雨雪天气过后,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积雪融化,导致麦田土壤湿度较大,小麦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病菌及土传黄花叶病开始大量侵染麦株,病株率明显增加,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50%左右。特别是近年小麦茎基腐病、土传黄花叶病逐年呈普发之势,因此,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应根据病情发展及时进行防治。防治纹枯病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7.5g~10g兑水50公斤,或15%三唑醇粉剂8g兑水60公斤,或20%三唑酮乳油8g~10g兑水60公斤,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2.5g兑水50公斤,或50%利克菌200g兑水50公斤,防效比单独拌种的提高10%~30%,增产2%~10%。此外,还可选用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立枯灵可湿粉400倍液。受土传黄花叶病危害的麦田,应及时根施速效氮肥10公斤~12.5公斤/亩1次~2次,配合浇水或叶面喷施2%的尿素和0.5%~1%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叶面肥3次~5次。同时,浅中耕提高地温,可有效使苗情尽快恢复,确保后期小麦产量。
  (作者系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