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月31日发布数据,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2%、50.7%和50.9%,分别比上月上升0.2、0.3和0.6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升,释放2024年开年经济运行积极信号。
“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升至49.2%,结束了连续3个月下降势头。”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表示。
——市场需求趋稳回升,经济运行动力有所增强。
从重点行业看,1月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3%、50.2%和50.3%,均位于50%的临界点以上;高耗能行业新订单指数为47%,市场需求仍显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
——企业生产活动加快,大型企业PMI升至扩张区间。
1月份,生产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升至近4个月以来高点。
新动能延续稳中有增走势。1月份,装备制造业PMI为50.1%,虽较上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但仍连续5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1%,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
——企业预期基本稳定,后市向好具备基础。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受春节假期临近及部分行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信心总体稳定。
从非制造业情况看,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延续平稳扩张走势。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扩张区间。1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回升。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3%,与上月基本持平,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回落。受冬季低温天气及春节假日临近等因素影响,建筑业进入施工淡季,商务活动指数为53.9%,比上月下降3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作为经济运行先行指标,1月份PMI均有回升,显示我国经济运行积极变化明显,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
今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3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9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3%和200.7%;1月26日春运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近1.9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9.7%……人流、物流活跃度提升,折射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