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许 静 通讯员 邵 阳)近年来,西平县大力实施村级干部“头雁工程”,健全完善“选育管用”机制,切实为村党组织书记充电赋能、搭建舞台,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高飞的生动格局,推动“五星”支部创建等工作高质量发展。
选准领头雁。该县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配备上,注重内部挖潜与外部招引相结合,实施“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积极从村“两委”副职、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在外有成人员、高中以上毕业生中,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对没有合适人选的,积极从机关单位和退休公职人员中选派。全县287名村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人占比达76.66%。同时,储备头雁后备人才库437名,建强村党组织书记梯队。
练就金刚钻。该县坚持把能力提升作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每年开展一次不少于5天的集中培训,以乡村振兴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县直部门负责人和外地先进典型授课,采取“专家讲座+观摩取经+小组研讨”教学模式,让村党组织书记学有所获。探索“1+N”帮带制度,通过乡镇班子成员带村、强村带弱村、老干部带新成员等办法,实现帮带全覆盖。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由财政全额补贴学费,选拔387名优秀农村干部在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进修大专学历,提升广大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本领。
划下硬杠杠。该县把完善管理制度建设,作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防火墙。制订了《西平县村级党组织书记十项责任清单》,由各乡镇根据实际制订考评细则,半年进行一次评估,每年进行一次考核,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考核结果与使用、补贴、表彰等挂钩,防止干好干坏一个样。每年对村集体资产进行一次清产核资,结合村级巡察全覆盖和述职评议,对作风不实、群众反映强烈的及时予以组织处理,织密监督网。实行县级备案制度,一人一档精细化管理,每半年进行一次摸底,每年进行一次县级联审,及时纯洁村干部队伍。2023年,全县共调整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3名。
提振精气神。该县从关心关爱入手,切实做好激励保障,推动村级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建立村级经费动态增长机制,每村工作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平均不少于15万元。乡镇主要领导每季度与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做好4120名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落实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解除其后顾之忧。畅通晋升渠道,全县有2名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班子成员队伍,20名被招录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每季度开展一次“大比武”观摩,营造比学赶超局面,发展形成了焦庄乡高庙村“红薯小镇”、出山镇罗岗庄村“芦笋小镇”、谭店乡“金银花小镇”等一批特色产业小镇。全县村集体经济收益在20万元以上的村有71个,占比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