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7日
冬季森林防火期防患未“燃”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扑救极为困难的自然灾害。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异常天气增多,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升高,森林火灾呈高发趋势。受气候变暖趋势影响,全球正进入新一轮森林火灾高发期,特别是近几年,希腊、澳大利亚等地相继发生历史罕见的森林大火,损失惨重,防范森林火灾,应警钟长鸣。
  目前,我国已建立较完善的森林火灾预防体系,尽可能在火灾初发阶段就投入力量,迅速扑灭火灾。我国每年发生的森林火灾中,人为引起的占火灾发生总数的绝大部分,应当引起高度警觉。广大公众要从自我做起,带头自觉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做到在林区不带火、不玩火,不在野外烧火做饭、生火取暖,发现别人玩火或随意用火时要上前制止,对不听劝阻的要及时向防火部门报告。
  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是“打早、打小、打了”。打早是指及时扑火,打小是指扑打刚发生的火,打了是指扑火的彻底性,既要扑打明火又要清理暗火,消灭一切余火。
  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是人工扑救法、阻隔灭火法、以火灭火法。
  (摘自中国应急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