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子豪 通讯员 王玉花
他是个开拓型人物,40年风雨兼程,无怨无悔,一直致力肉牛科研和技术推广,是驻马店市乃至全国科研生产一线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典型,被誉为“夏南牛之父”。他就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2023年河南省乡村振兴劳模出彩“十大领军人物”,泌阳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祁兴磊。
艰苦创业 凭借“牛劲”筑“牛”梦
祁兴磊1982年7月毕业于信阳农业学校牧医系畜牧兽医专业。1986年,祁兴磊带领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南阳牛导入夏洛莱牛培育肉用新品种”科研项目。祁兴磊成了项目实施的主持人。凭着一股“牛劲”,祁兴磊带领40多位科技人员扎进农村,导血育种、普查测量、统计分析。经科学论证,祁兴磊团队选择以法国夏洛莱牛为父本、南阳黄牛为母本,用21年成功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夏南牛,结束了中国肉牛产业发展完全依赖国外肉牛品种的历史,填补了我国肉牛育种的空白,谱写了中国肉牛产业发展新篇章。
不忘初心 做大做强牛产业
祁兴磊坚定一生都与牛为伍的信念,上半生育成了夏南牛,下半生致力推广夏南牛。为保证夏南牛种质资源供应,他不断创新研究,总结6项夏南牛饲养管理配套技术,使夏南牛的屠宰率提高2个百分点,每头牛平均增收600元。仅在泌阳县,夏南纯种牛数量就由2007年的1.65万头,增长到现在的30多万头。目前,泌阳县夏南牛产业已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据统计,2022年泌阳县夏南牛产业全链条产值达165亿元,带动10万人就业,成为带动农户增收、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技术推广 科技引领惠民生
作为首席科学家,祁兴磊主持制定了夏南牛国家标准,主持编制了夏南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总结母牛快速繁殖新技术、肉牛高效育肥技术等12项轻简化技术。由祁兴磊主讲的各类畜牧兽医技术培训班1000多期,培训技术骨干500多人次、基层技术人员4000多人次,受益群众20万人次。祁兴磊先后主持畜牧科研、生产发展项目29项,推广夏南牛及其冷冻精液1000万剂以上,覆盖全国27个省、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获得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8项。
祁兴磊,这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孜孜不倦地奋斗在夏南牛新品系繁育的征程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与担当,将创新奉献故事书写在天中大地上,以实际行动弘扬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充分展示了驻马店市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