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9日
平舆县:“小车间”托起大民生
  本报记者 徐佳瑞 通讯员 刘先莉
  近日,在平舆县东皇街道蔡营社区共同富裕加工园里,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走进欣昊藤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有条不紊地作业。金属碰撞发出的叮当声,滚弯机、冲床、钻床、焊机运转的轰隆声,有节奏地交织在一起。焊花飞溅间,一个个零件被焊接起来,经过喷漆、检测等工序,一件件休闲产品初具雏形。
  “以前外出务工,跑得远不说,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现在家门口有了藤编车间,我可以就近就业,赚钱养家两不误,每月能赚1万多元。”焊工刘师傅说。据该公司负责人刘进介绍,藤编技术难度小、上手快、劳动强度小,不受年龄、环境、时间限制,公司建成后地就受到了村民的欢迎,现在吸纳了周边500多名手工藤编从业人员,人均月收入3000元。
  东皇街道共辖10个社区,像蔡营社区这样的共同富裕加工园建有19个,吸纳中小微企业19家,产业涵盖农副产品加工、日化、户外休闲、皮革皮具等领域。白芝麻深加工、生姜种植深加工、户外藤编加工、日化产品加工等特色加工园区在东皇街道遍地开花,不仅带动周边农民就近就业实现增收,更为该街道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在万冢镇郭寺村共同富裕加工园,饴品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变戏法似地生产出一个个色泽鲜艳、造型有趣的棒棒糖。该公司年产值近1亿元,可吸收周边群众120多人务工。
  郭寺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打造“一村一品”,培植出以白芝麻、瓜果蔬菜种植加工为主导的特色种植加工园区和以中高端食品加工、特色工艺品、奢侈品配套品为主导的轻工业园区,有效带动周边群众560多人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2022年,郭寺村实现村集体收入106.2万元。
  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加工园建设,平舆县变闲置资产为增收活水,整合现有的村级扶贫车间和藤编外协加工点、农户加工点,盘活村里的闲置厂房、仓库、宅基地,支持引导农村经纪人、致富带头人等,通过为县域主导产业提供配套服务、开展产品生产加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带动农民就近就业。
  建设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其初衷就是要解决群众就业难题。平舆县从车间选址、产业类型、运作模式等入手,着力做精做优共同富裕加工园,实现联农带农。
  在车间选址上,合理规划,优先选择人口密集、距村庄较近、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发展“厂房式、居家式、跟进式、合作社式”车间,送工作岗位到群众家门口。
  在产业类型方面,结合农村实际,坚持技能门槛低、吸纳劳力多、增收效果好的原则,建成的车间主要集中在服装加工、户外藤编、鞋帽制作、棉衣加工等行业门类,群众能够尽快上手、短期见效。
  在运作模式上,探索建立“政府+企业+村民”“车间+村集体+村民”等模式,以实现村民增收为核心,村民可自由选择进车间务工,或领取生产资料回家加工等务工模式,尽量实现村民务农、挣钱、顾家“三不误”。
  目前,该县224个行政村(社区),已整合203个村级帮扶车间和336家外协加工点、5380家农户加工点,建设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233个,入驻各类企业194家,实现近6万名群众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